中移动酿新规:视频业务分成改为按流量付费

来源: 经济观察报中移动原本应在5月17日电信日时推出的一项资费调整计划但至今还未公布——该公司欲将视频业务中与合作伙伴的结算方式从原来的按点击量付费改为按流量付费。中移动不再补贴流量,其合作伙伴的收入可能因此提高。本报从与中移动有生意往来的三家公司处分别证实了这一消息。截止到发稿前,中移动尚未对本报做出回复。

据悉,中移动也正试图加强流量运营标准,除了给各地方省公司的流量经营任务都有很大提高外,中移动2012年给视频业务下的业务指标比2011年翻了一番,达到20亿元。

手机视频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消耗的主要应用,但其至今不能产生广告模式收入,产业链上的参与者都在勒紧裤腰带坚持。

据悉,中移动要促进流量的初衷是因其现在的流量使用效率只有15%,中移动要把冗余的资源利用起来。“电信业里流量就意味着收入,中移动做这件事是正常的。”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说。

讳莫如深

“现在,很多中移动的视频合作方都知道可能要更改分成模式了。”100TV董事长兼CEO刘述尧说,果真改成按流量分成,则必然也会更改用户的流量套餐政策。56网副总裁李浩也透露,以后按流量分成“是必然的趋势”。

到目前为止,尽管有很多公司跟中移动的视频业务有分成收入,但没一家赚钱,电信、联通的视频也是一样情况。很多人的担心是,一旦改成按照流量分成模式,用户会不再敢点击——用户会很担心中间不透明,例如一个标明是3M的视频,下载完了结果是5M,也无法再退。

但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不遵守运营商制定的游戏规则。

在整个手机视频(特指电信运营商网络的视频服务)的利益链条中包括大概几部分利益角色:电信运营商、视频牌照方(广电发放牌照)、CP(内容提供商)和内容分销渠道商。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手机付费视频目前共有7个牌照合作方,合作方式包括垂直栏目和品牌合作两种。

“垂直栏目业务”由中移动主导进行栏目规划,对内容采用垂直分类组成,如影视、体育等,中移动在收入中占绝对大头60%,运营支撑方占10%,而内容提供方则只占30%。这部分业务的用户可以通过6元包月不限流量的形式观看。

“品牌合作业务”,是以手机付费视频合作伙伴的品牌进行业务形式分类,如CCTV手机付费视频等。这部分用户按照包月形式购买,中移动仍然在分成中占60%,合作方占40%分成,例如土豆网。

艾瑞咨询《2011-2012年中国手机付费视频行业研究报告》中显示,2011年手机付费视频前向用户收费产生的市场总规模(不含CMMB式)为19亿。三大运营商中中移动一家独大,仅流媒体式手机付费视频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亿。

中移动的视频业务已经运营了三年,最近可能会做一个模式上的调整,目前还在商讨阶段。此前的模式是,用户支付包月(6元~12元不等)之后没有流量上限,新的模式是考虑将流量和内容打包,可能会设置流量上限,也可能给用户的政策是看多少送多少之类的促销。

一位业内知情者透露,流量运营是电信运营商接下来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因为当进入3G时代后,网速提高了,大家的手机终端也更快了,如何让用户把3G网络使用起来,是中移动的当务之急——他们必须去看一些大数据量的业务,视频无疑是重中之重。但相应的调整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方案,估计七八月份推出的可能性较大。

很差钱

这是一个封闭的价值链,处在最顶端的当然是中移动。在中移动之下,是手机视频的牌照方。

事实上,掌握在广电系媒体手中的视频牌照就一张“长期饭票”——那些没有牌照的CP必须将自己的视频内容交给这些牌照方审核,审核费为收入的5%。

目前获得集成类牌照的有9家,并且分别通过旗下实体进行运营。此外乐视网和土豆网获得了自有类牌照,即不能与CP进行内容合作,没有审核其他CP的权力,只能自己生产内容。

在牌照方的下游,就是CP们,目前主要是互联网视频公司、传统电视台和内容制作公司——尤其以视频网站为主。

重庆女孩网上卖汉服 年销售额超200万

 来源: 重庆商报

黄春燕

黄春燕店里的各式汉服

在网络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卖的是“剩余时间”,而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网络钟点工。聊天、情感倾诉,8元/10分钟;代人表白,1元/次;录入资料,5元/小时;下载冷门电影,1~5元/部……凭借提供这些服务,他们每月有数千的收入,部分月收入甚至高达上万元,有媒体干脆把他们称为“新型白领”。

销售高手当上知心姐姐

“提供在线聊天、网络家教、英语辅导、工作指导等在线服务,8元/10分钟。”5月29日,在淘宝网小店“爱在聆听”的页面上,记者看到这样一行店铺介绍。

“我之前做的是广告销售,曾拿到公司的‘销冠’,但我从小就有当电台主持人的梦想,所以去年7月放弃工作,在淘宝上开了这样一家网店。”店主高叶说,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是她所有的劳动工具,一个账号、一张银行卡就能完成所有交易。“我们就是所谓的‘网络钟点工’。”高叶笑着说。

“第一个客户是一个女孩,临近毕业时因为就业和考研的选择犯了难,在网上找我倾诉。我讲了几个小故事给她听,帮她作出了选择。”高叶回忆说,“她准备考研时,我给她做心理辅导,减轻心理压力,考试那天也打电话鼓励她,后来她考上了广西大学的研究生”。现在,这个女孩在高叶的店里兼职网络钟点工,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即将考试的学生朋友进行心理辅导。

“做这一行最难的就是要用心。遇到在工作上有困难的朋友,我会很真心地交流,告诉他们一些职场中的个人经验:怎样与人交流、怎样面对客户……他们觉得,这是很实用、很宝贵的经验。”高叶说,丰富的销售经验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让她的网店站稳了脚跟,现在每个月的收入都能超过3000元,并且还在持续上涨。

鞋店老板兼职找资料

邓超在成都开了家鞋店,生意一直不见起色。一天,朋友参加一个歌唱比赛需要歌曲伴奏,请她帮忙寻找。因为这首歌听的人少,找起来很难,邓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网上找到。“当时我就萌生了替人找资料做兼职的想法。”邓超告诉记者。

邓超说,刚开始,替人找资料的网络钟点工不多,价格也偏贵,于是她希望以低价吸引客户。不过,因为价格只有别家的20%,与市场价相差太多,有些买家反而不相信她。后来,邓超不但发伴奏给客户听,还承诺不满意可以退款,才把生意慢慢做了起来。

“我的客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知道怎么在网上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的,另一种就是没时间去找资源的人。很多上班族和学生都很喜欢逛我的网店。”邓超说。谈及收入,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数据,但她笑着说,行情最好的时候,月收入上万元。

钟点工业务受网友欢迎

在庞大的网络钟点工大军中,高叶和邓超只是个案。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网络钟点工”,有近3000条信息,提供的服务包括聊天、情感倾诉、代人表白、录入资料、下载冷门电影等。

网络钟点工的“商品”到底受不受欢迎?在一家淘宝店,记者看到,10分钟8元的聊天服务,一个月就卖出了214件,买家评论超过200条且没有差评。记者查阅发现,网络钟点工的网店创建时间大多集中在去年和今年,从成交记录上看,网友对此比较认可,情感倾诉、下载电影、文档录入这类服务的销量都非常可观。

商机

网络钟点工兴起

最高月收入上万

创业

从2001年开始尝试设计第一件服装,到现在每季度推出上百套独家设计款汉服;从月营业额不足2000元的小店,到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淘宝上排名前三的汉服店铺……这10年,“80后”重庆女孩黄春燕走得很辛苦,但多年积累也使她的网店“衔泥小筑”成为引领汉服文化潮流的店铺之一。

从设计网页到设计服装

5月20日,在南岸弹子石一间挂满了各种汉服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黄春燕。“慢热、宅、不温不火、不喜欢发脾气。”这是黄春燕对自己的介绍。

毕业于艺术设计系的黄春燕,第一次接触淘宝是在2005年,那时她在金夫人担任网页设计师。

“我喜欢自己设计衣服,很多朋友觉得不错,就让我也替她们做。”黄春燕回忆说,由于设计的衣服比较受朋友喜爱,她就琢磨不如把衣服拿到网上卖。就这样,她的淘宝网店“衔泥小筑”诞生了。一年以后,因为淘宝店忙不过来,黄春燕辞去工作,一心一意做起了网店。

和所有白手起家、缺乏资金的年轻人一样,黄春燕一个人包揽了店里所有的活儿,从服装设计到购买原料、销售服务、实物拍照,甚至网店装修她都一力承担。“因为人手不够,所有衣服都是自己动手设计、缝制,所以销量在最初两年里一直平平。”黄春燕说,最差的时候月营业额不到2000元,还要付房租、水电费。

细分市场专注汉服销售

随着小店名气的上升、订单的增加,黄春燕开始考虑细分市场。因为黄春燕从小就喜欢汉服,从2009年开始,“衔泥小筑”撤下了其他款式的服装,专注汉服设计、销售。

汉服毕竟不同于一般服装,面对消费人群的特殊性,黄春燕对店铺里的汉服定位也相当清晰以制作精良的中国传统中高档礼服为主。“我希望来买汉服的人,穿着汉服的时候能够向外界宣传、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黄春燕真诚地说。

“现在,我店里汉服的主要购买人群是热爱传统文化的22~28岁的年轻人。”黄春燕说,其中有从事传统文化职业相关的人群,如茶艺师、民族乐器演奏师、传统婚庆主持人等,还有比例相当大的留学生。

“留学生占了购买人群的1/5左右。”黄春燕说,“外国留学生常会买上几套带回去送人,已经在国外留学的或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则会为可能出席的正式场合准备上几套汉服。仅4月份,留学生买走的汉服就有近百套”。

传统知识储备很重要

“做汉服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黄春燕说,汉服有固定的制式和款式,袖子的宽窄都有规矩,不能随意加工再创作,但颜色却可以有多种搭配。为了每季度网店里新款汉服的严谨与新颖,黄春燕还得不断扩充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此外,每一款汉服的面料黄春燕都要亲自过问。“很多料子重庆根本买不到,需要在全国各地搜集,而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颜色和花纹。一次要购买上百米,料子错了的话,那一款的汉服就做不出来,钱也就全部打水漂了,所以一点错都不敢出。”黄春燕说,在选择面料时,面料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也会带来新的创意,所以每次买面料,她都一定要亲自去看,去感受。

黄春燕告诉记者,“衔泥小筑”每季度的上架汉服有多个系列、上百套新款,“现在店里的衣服款式大概有500种,全部是我自己独家设计的”。

批量生产是最大瓶颈

每天店铺点击浏览量有1万~2万次,每个月销售的汉服约500套,每年的销售额成倍增长,2011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随着销售的日益火爆,“衔泥小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以前我是‘光杆司令’,现在已经有了一个15人左右的小型工作室了。”黄春燕笑着说。

目前黄春燕遇到的最大瓶颈是汉服的批量生产。“汉服的制作周期长,无法批量生产,导致供货速度远远达不到客户的要求。”黄春燕坦言,懂得汉服制作工序的师傅越来越少,有时候她也想多卖些汉服,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对于重庆的汉服市场前景,黄春燕倒是很有信心:“去年9月,我和老公在南滨路穿着汉服举行了中式婚礼。后来重庆的婚庆公司,尤其是做汉服婚庆的,都来找我们联系服装。”

说到今年的计划,黄春燕一脸期待:“希望能在观音桥或解放碑,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汉服实体店。”

达人简历

黄春燕

2000年毕业于绵阳工商学院艺术设计系

2004年进入金夫人从事网页设计工作

2005年注册淘宝开店

2006年从企业辞职专职做网店

2011年网店年销售额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