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活泼内心孤僻的人会做的事】1手机不离身;2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3从小懂得很多道理;4有时候很神经 有时候很镇静;5会因为别人一句话伤心 但不会被发现;6安慰很多人 但自己却没人安慰;7会怀念从前 讨厌现在;8有时候会笑的没心没肺 有时却很沉默。你是这样吗?
分类: 资讯
女人们,你们之前都懂吗?
女人们,你们之前都懂吗?
【罩杯字母的含义】 :A罩杯—Airport:机场, B罩杯—Barely there:那里几乎没有, C罩杯—Can do:凑合用, D罩杯—Damn good:真合适, E罩杯—Ecstasy:令人销魂, F罩杯—Fake:假的吧? G罩杯—God:天
24个很酷的 CSS3 文本效果示例及教程
CSS3 是对 CSS 规范的一个很大的改善和增强,它使得 Web 开发人员可以很容易的在网站中加入时尚的效果。今天这篇文章收集了24个很棒的 CSS3 文本效果示例及教程分享给大家。
Flashlight (Works in Safari only)
Tilt-Shift Effect on Text using CSS3
Free Overlapped CSS Menu Using CSS Sprites
Create a Cool Anaglyphic Text Effect with CSS
Create a Letterpress Effect with CSS Text-Shadow
Text Embossing Technique With CSS
Create Beautiful CSS3 Typography
Create a Vibrant Digital Poster Design with CSS3
Glass Text Effect (refractive index) with CSS3
CSS3 Background-Clip & @Font-Face
CSS3 Trans-forms & @font-face Experiment
iPhone “slide to unlock” Text in WebKit/CSS3
Neon Text Effect With jQuery & CSS
CSS Poster: Three Laws of Robotics
(来源:梦想天空 国际来源:20+ Amazing CSS3 Text Effect Tutorials and Experiments)
ifttt、GGG与网站图谱
尽管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发明WWW之初,心中就有一个GGG(Giant Global Graph)的宏大梦想,但是直到Google的网页图谱、尤其是Facebook的社交图谱、Twitter的兴趣图谱之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图谱的网络效应魔力。
不过这仍然未及伯纳斯·李的预期,他理想中的GGG是一张数据的图谱、服务的图谱,而不仅仅是网页、人或兴趣。直到ifttt横空出世,欲以API打造横跨整个互联网的网站图谱,才终于接近了GGG这一终极目标。
ifttt之前的互联网
尽管伯纳斯·李发明了WWW,但他本人却不愿意使用WWW或是web这样的词汇,而是更愿意使用GGG或是graph。
WWW无疑是革命性的,但其最大的问题是,WWW这张大网中的节点是网页或者说文档,文档提供信息,WWW连接的所有文档将提供海量信息、和信息重用。但是在这个信息严重过量、互联网从信息的网向数据的网转型、从文档的网向服务的网转型的时代,WWW已不再重要,GGG才是王道。
比如,一位驴友为了安排旅游计划,需要费时费力地搜索机票、酒店、旅游景点、攻略等信息,但是这位驴友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包含这些信息的网页/文档,而是这些信息、数据、服务本身。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出发,其目的其实非常简单:找到最物美价廉的旅行计划并预定。
在以Google为翘楚的网页图谱时代,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网页里,而“人”必须手动做很多信息搜索、过滤、决策、执行的工作,才能最终基于这些信息完成任务。
ifttt之后的互联网ifttt的问世,最终实现了人们这一简单至极却又复杂无比的梦想。
如果说Google编织的是网页的网,那么ifttt编织的则是网站、应用或服务的网。ifttt能利用各网站或应用提供的API,将所有服务聚合起来,为用户提供自动的、个性化的服务。
ifttt示例
ifttt里包括任务、触发器、反应器(动作)三个部分,结构为 if this then that ,或者说 if _ then _ 。用户所需的操作很简单,设定任务,再设定触发器即可;当条件满足时,任务将自动完成。
回到上面那个驴友的例子,如果有了ifttt或是ifttt山寨(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国内服务),他只需设定诸如“7月7日至7月9日北京至中国死海的最便宜旅行套餐,下单截至时间为7月6日12:00”,然后ifttt将自动为其完成任务。多么诱人的前景!
ifttt、GGG与网站图谱 ifttt的网站图谱,非常接近伯纳斯·李一直以来梦想的GGG,即互联网是数据和服务的Graph,能自动帮人完成任务。
但又不尽然,尽管功能非常相似,但ifttt与GGG的架构却有着很大不同。
ifttt的网站图谱,貌似天下大同但终归还是一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如今互联网业界对Facebook一家独大的担忧已经很重了,我们没理由再需要一个更为强大和恐怖的终极版Facebook。
而伯纳斯·李心中的GGG指的是整个互联网,绝非某一家或几家网站。
他所想的GGG的架构,是分散的、开源的,就像互联网本身那样。但是,这却与以公司为主导的商业运作有着天生的矛盾,公司都想的是架构、数据、服务为自己所有,因为那是利润机器。
如此看来,ifttt的诞生,意味着互联网的GGG之路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雷锋网
2011年6月28日搜索引擎收录变化数据(百度大更新)
今日大约92.60%的网站百度收录有变动,其中47.42%的网站收录数量增加,45.18%的网站收录数量下降;谷歌更新了73.40%的网站收录数量,其中39.62%的网站收录增加,33.78%的网站收录数量下降;今日谷歌PR更新比率达到 51.23% ,35.49% 的网站增加了PR,17.75%的网站PR被减少。 此数据我们每天都有一份全新的报表发布在站长俱乐部(BBS.CHINAZ.COM),帮助站长了解搜索引擎变化规律。 数据来源:从站长工具每天几十万的网站查询数据和MYTOOL.CHINAZ.COM里的监测数据抽样结果,以上数据全部真实有效,每天更新,欢迎各位登录体验。
31天打造更好的博客》节选
注明:本文节选自《31天打造更好的博客》内容的第十六天与第十七天,编译作者许岑。
第十六天的任务:
写一篇文章来解决你读者(或者潜在的读者)的问题
这项任务,是每一个成功的博主在他们每一天写博时所做的。为什么呢?如果你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你就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很好的印象。因而人们就更愿意重访你的博客,并且他们也更愿意向他们的朋友推荐你的博客。
那么怎样找到问题呢?
对于某些博主们来说,找到他们读者的问题要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的读者众多,因而轻而易举的便能够找到读者的问题。我在这里教大家一个小窍门,来帮助那些并没有太多读者的博客新手们。
7种找到问题的方法
1、 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找到问题的方法就是记下自己的问题。以我的经验来说,当我遇到了某一个问题,别人很有可能也会遇到。所以,不要仅仅是解决了你的问题就不管了,相反的,为什么你不把它记录在博客上,这样他人也能得到帮助呢?
我的一个粉丝最近在Twitter问我应该如何开始写她的博客。她有一点点焦虑,并且不知如何下手去开始她的博客之旅。我的答案是:记下她遇到的问题然后还有解决方法。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去开始写博客——从第一天开始,你的读者会有这样的印象:你是一个爱解决问题的人。
2、 从你的网站统计中查看搜索来源
当你的博客已经上线一阵子后,你已经有很多方法可以定位读者的问题并借此加强与读者的关系。但是当读者不告诉你他们的需要和问题时,你可以看看他们是为什么、又是如何来到你的博客的。你可以查看你的网站统计,这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讲到。大多数时候,那些被搜索最多的词的话题应该就是人们的问题所在。
3、 分析站内搜索
另一个类似的方法来找到你读者的需求就是看看他们在你的博客上搜索了哪些词。这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借此你可以发现哪些东西是你的读者有问题而你又没有涉及到的。(注:原文中ProBlogger推荐了一个工具可以统计站内搜索的关键词并可以得到搜索量数据,该工具网址是http://www.lijit.com/,不过我没有测试是否支持中文。不知道强大的WordPress是否有插件可以担当此任?)
4、 直接向你的读者提问
另一个方法就是直接向你的读者们提问,看看他们有哪些需求,哪些问题,哪些困扰。这个方法的前提当然是你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读者,并且他们也很乐意给你相应的回应。这个方法可以这样进行:
1)写一篇文章来向读者提问;
2)给最近的、留言比较多的读者写Email,问问他们是否有问题;
3)建一个相关的页面作为问答互动
4)对你的读者们做一个调查
5)在侧边栏添加一个投票栏目来看看哪些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上面的5种方法我都有试过,而且我相信每一个都值得你花时间去做。
5、 去其他的站点寻找问题
这个方法很适合于那些没有多少读者的博客新手们,他只需要你去找一个与你博客主题类似的论坛,或者一个博客或者社交网络,然后静下心来去从中发现人们提了哪些问题。
你应该集中你的全力把这项工作花在那些大型的站点,只有如此你才能得到足够多的问题。而一旦你花了时间研究后,你就会发现在这些站点上,其实有些同样的问题被问了一遍又一遍。
6、 通过社会化的媒体来收集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来,我越来越多的通过像Twitter这样的社会化媒体来获得文章的灵感。Twitter确实是一个获取人们实际需要和问题的绝佳地方!通常,我会这样做:
1、向大家提问——时不时的,我会在twitter上向大家提出一些问题,以此来作为下一篇文章的基础。
2、关键词跟踪——在twitter上,我会使用TweetDeck这个软件来设定一些我需要关注的关键字,然后来看看人们都在讨论什么,或者有哪些疑问。
7、 询问朋友和家人
最后,不要忘了你现实中的朋友、家人和同事。许多日常的交谈其实包含了人们面对的很多问题和挑战。不过,你在文章中要记得为这些谈话保密。
有些时候,家人的聚会也是对我写文章有帮助的:有一次,我的一个亲戚问我他拿相机的姿势是否正确。他问我这个问题时,其实是有些小尴尬的——因为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太基础了。当我回答他的时候,我意识到其他一些初学摄影的人其实也有可能面对这些困惑,因此——《如何正确的握住相机》便应运而生。
第十六天的小贴士:
一种解决高级一点问题的方法就是让这一领域的其他高人帮助你!举个例子,我的另一个摄影博客就常常遇到别人问我的问题,我自己无法回答——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专业摄影师,即使我是专业摄影师,那也不可能我精通摄影的每一个问题。
所以,当这样的问题发生时,我就会去向这方面的专家求助。我会询问以下三个问题中的一个:
1) 你能为我的博客就那个问题写一篇客座文章吗?
2) 你介意就那一问题对你进行采访吗?
3) 你方便就那一问题回答以下吗?
我一般会从第一个开始询问他们,这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如果他们抽不出空,或者不愿意,我就会另寻他人。
另一个方法是,把你问到的答案融合到一篇文章中,比如你询问了5个人,那么就整理一下,写成一篇文章。这种方法,可以使某个问题具有多角度性。
你博客的新来访者会在数秒之内决定他是否会再来,如果再来,会怎样使用你的博客。与你现实中的第一次见面一样,这种互联网上的第一印象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十七天的任务
做一些调查,看看那些第一次来访你的博客的人们对你博客的第一印象。
你需要的
一个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以前没怎么打过交道的博友。这项任务的关键就在于这些人要保证他们以前没怎么看过你的博客。
最好是能和他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如果情况不允许,也可以虚拟的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过程
让你的朋友打开你的博客并且浏览个四五分钟,期间不要去和他闲聊。
仔细的观察他们是如何浏览你的博客:
1、 他们的浏览轨迹是如何的?
2、 哪些地方他们点击?
3、 哪些地方他们停下来阅读?
4、 哪些地方直接就跳过去了?
5、 博客的哪些地方看起来对他们最具有吸引?
当他们浏览完毕后,试着问问如下的问题:
1、 第一印象如何?
2、 当他们第一次打开你的博客,对你的博客第一想法是什么样?他们认为你的博客是干什么的?
3、 他们觉得你的博客便于阅读,导航,理解吗?
4、 他们对你的博客有哪些建议?
5、 他们浏览完你的博客,会存在哪些疑问?
6、 他们会用哪些词来形容你博客的设计?
7、 当10分钟过后,他们对你博客的记忆是在哪方面?
8、 站在用户的角度,他们有哪些建议?
PS. 最近一次我使用上面的方法,我邀请了四位朋友来进行。这四位朋友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有完全不怎么上网的人,也有跟我差不多水平的专业博主。从这些不同的人士中,我得到了很有用的反馈。
今天的小贴士:
对于那些手动能力强的博主来说,你也可以加入一段Javascript代码看看人们在你博客上最多点击的是哪一块内容。这个小工具的网址是http://crazyegg.com/ 。(注,在中文中,这种服务称之为热力图,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百度统计好像是有的)
当然,这种热力图不会给你所有的信息,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你还是按照上述的方法去实实在在“采访”几个人。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你可以从博客布局、版式等设计的方面和内容方面来看看他们的评价与建议。
文章来源:http://www.chanue.com/
文章作者:许岑(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及作者)
Evan Williams:域名已死 有事烧纸
最近,我们在讨论一个产品命名的时候,有人问我,现在一个完美的域名是否已变得不再重要?作为一个被域名折磨多年的人来说,我不得不承认域名真的已经不再重要,并且将越来越无关轻重,理由至少有如下五条:
1)Google
你还记得上一次说出朋友们或者亲戚的电话是猴年马月吗?你还记得上一次准确写出邮件联系人的确切地址是多久之前吗?对我来说,不用汽车导航穿过整座城市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软件已经代替了大脑,替我们完成诸如此类的工作。域名和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类似,唯一的标识让电脑比人脑更有优势。(尽管对人类来说,域名是可读的IP地址,但是电脑依然可以更好的处理和记忆域名。)
如果你在你的电邮界面地址框中输入:张三,它会给你提供很多你之前联系过的“张三”的地址,你基本可以在这些地址中找到你想联系的那个“张三”。如果自动联想失败,你会找到该地址并将它复制到地址框中。在这个过程中,你根本不会在意这个电邮地址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这样用google。当我第一次看到人们在google中搜索“yahoo.com”以登陆雅虎网站时,我震惊了。就像这条博客留言一样,成千上万的用户通过在google中输入“facebook login”登陆Facebook,google才是大家上网的入口。我很希望这不是真的。但是,google的确就像所有网站的入口一样。不对,google只是这些入口其中之一。
2)自动完成地址框
对那些更高级一点的用户来说,浏览器地址框的自动完成功能替我们记住了各种网站地址–哪怕那些我们只登陆了一到两次的网站。事实上,google在Chrome浏览器的地址框做了完美的整合。有了Chrome,你啥都不用记。
3)移动浏览器和隐藏地址框
我们之所以在意域名,是因为我们打开什么页面都能看到相应的地址。当然,在移动设备上并非如此。因为页面有限,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地址栏往往被隐藏了。当我们打开一个页面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它的地址。
出于简化设计的考虑,google很有可能将隐藏地址栏引入桌面浏览器(当我写这些的时候,我很想知道google是否有个秘密计划要将域名做掉并取而代之。)
4)应用程序
上一条理由中,我们谈论了用户手机上网的问题。但是大家现在不太关心域名的原因是:大家都开始用APP了。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不认为未来是完全属于APP的。但是应用程序侵蚀了用户本来花在浏览器上的时间。现在基本每个APP都会对应一个网站,但是由于大家都是通过应用商店来安装这些APP,所以域名也就无关轻重了。
5)小众域名的兴起
拥有一个理想的.com域名越来越不重要,因为大家有了其他选择。传统上,大家认为只有.com的网站才算是正统的网站。据我了解,在从前,大家对类似.biz或.cc的域名没什么兴趣。当你见到这些域名的时候,也许还会对其正规与否产生怀疑。但是现在,你不会再这样了。
Del.icio.us可谓是域名变革的先驱,其域名选择也让极客们称赞(尽管如此,Yahoo还是指出Del.icio.us太难输入)。Bit.ly让.ly域名在诸多新兴网站中流行起来。About.me让.me域名成为其网站名称的一部分,与之相似的还有Last.fm和最近风头正渐的turntable.fm。
有缺陷的.com域名也变得可以接受。例如,Facebook曾使用过thefacebook.com域名。Dropbox曾用过getdropbox.com。很明显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网站成功与否和域名是否理想已经没啥必然联系了。
37 Signals是最早如此认为的公司之一。当时其有一款产品叫Basecamp,但是使用的域名是basecamphq.com。现在,这种设计优良,但却使用一个“烂”域名的产品越来越多。
因为这些事例,人们的想法改变了。
我不知道当新的顶级域名发布的时候会如何。我只知道我们将鉴证更多非.com域名的成功。这对于那些创业者们来说是好事。因为如果他们追求理想的.com域名,哪怕该域名没有被使用,哪怕忽略域名高昂的售价,光是联系域名持有者和讨价还价的繁琐过程也让人不堪忍受。
结论:品牌比域名重要很多
虽然一个好的.com域名依然价值不菲,但是它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域名的作用将越来越小(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相关的项目)。如果我需要选择一个域名,我当然会优先考虑一个合适的.com域名,但是这已经不是必需品。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产品和品牌,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互联网企业尤为如此)。太多的创业企业为了和域名匹配,不得已选了一个愚蠢的名称。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浏览器、应用程序等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悲剧将越来越少。
by Evan Williams
(lee 供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转化率最高的10个购物网站的经验
今早看到一篇有趣的电子商务研究,来自一间市场研究商SeeWhy,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他们根据AC Nielsen的数据加上访谈,列出了十个他们所找到的“转换率最高”的网络商店。所谓“转换率最高”,就是这些商店的流量不见得比别人大(不过至少都要有一个月500万不重复拜访才有资格被列入),但是他们却可以让每个网友进来好像着了魔似的,“成交率”特别高!他们说,一般的在线商店的转换率大约是在2~3%,也就是每100人进来只有2~3%的人买单;之前比较过美国两大购物网站Target、Wal-Mart的版型也提过两大购物网站的转换率也只有落在7%~8%左右,吻合SeeWhy的观察。而SeeWhy列出来的十大名店,平均转换率却在23%左右,是平常购物网站的10倍!叫我们怎么能不好好研究一下,到底这些购物名站是怎么达到这么高的转换率的?
Schwans.com首页截图 站长之家(CHINAZ.com)配图
先来看看这些购物名站是谁。排行第一的是“Schwan’s”,是卖食物的,高达41.7%的转换率,叫人咋舌!第二名则是常常被用在NET-MBA(现称fb-MBA)课程里的案例、在线花店“ProFlowers”,它的转换率也高达26.5%.另外还包括卖维生素的Vitacost,转换率高达24%,还有Woman Within,转换率高达22.4,还有卖衣服的Blair.com,转换率高达20.5%.以上是前五名。而第六到第十名则分别是Lands’ End (卖衣的)、Lands’ End(也是卖衣的)、DrsFosterSmith.com(卖宠物用品的)、Office Depot(卖办公用具的)、Roaman’s(卖衣的)、QVC(卖首饰的),转换率分别落在18.3%到20.5%之间。
看到这个“十大名店”名单,整个人一定兴奋到沸腾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会认为,高转换率的购物网站,有可能集中在某一个产业、对某一个族群,这产业特性因为竞争态势或消费者习性等缘故让它的转换率有机会特别高,但,看到SeeWhy的前十大名单,竟然横跨所有产业!从卖衣服的、卖用品的、卖吃的、卖营养的、卖首饰的、卖花的……都榜上有名。有趣的是,全球最大的购物商城“Amazon”的转换率大约落在16.5%,其实也够高了,但就是被十大名店给打败!可见,它们实在太强了!到底,这些完全不同性质的在线商店“共同”的特色在哪里?
首先,他们非常惊讶,这些商店的特色,完全推翻了我们先前所“以为”的想法。我们都认为,要让消费者在线“买单”,至少、至少、至少,购物车的“checkout流程”一定要越短越好、越简单越好吧?美国人甚至爱看一个叫“Shopping Cart Abandon Rate”(SAR)来估算自己的网站能不能让消费者顺利掏出信用卡。所以,我们会设计越来越先进、超短的购物流程,尤其是“会员”的处理,只有笨购物网站,才会请消费者先填一大堆数据加入会员、再让他买单;应该先让他藉那股狂野的购物冲动赶快、尽快、痛快的输入“卡号”,就先checkout了,剩下以后再说,不是吗?
他们发现,没有!这些十大名站的checkout过程,并没有比别人特别简单或特别短,反而,有几家商店甚至真的犯了“大忌”,要求填入冗长的数据、加入会员以后,才能真的开始买东西。我们都以为这几家商店一定会让消费者在“购买流程”(sales process)非常顺畅,没想到,他们竟然不怎么样!反之,SeeWhy的研究者竟然发现了以下两个,非常简单的“关键”:
一、“长期流程”vs.“成交流程”:首先,他们发现,这十大名店之所以享有高达23%的转换率,他们真正与别人不同的,不是在“购物流程”,而是在“长期流程”(lifetime customer value)。当一个购物网站是朝着“长期流程”来设计的时候,它强调的不再是现时就成交,而是在里面“逛逛”的“体验”——SeeWhy的主管受访时还开玩笑的说,这些十大名店不喜欢和客户玩“一夜情”,而喜欢建立“长期的感情”,所以,有一些贴心的小动作反而是他们所注重的。譬如,当旧客户回来的时候,他其实看得到,他上一次购买什么东西,也可以被带到上一次还没逛完的东西。
另外,更明确一点的说,这十大名站的整个网站是比较容易“浏览”的。他们在浏览的部份的容易度、精致度,远比他们的购物流程还高。其它购物网站满脑子都在想钱、钱、钱,喜欢放一颗大大的“购买键”在屏幕上深怕别人看不到,但这十大名站的重点却在“浏览一般陈列页面的“防呆机制””上。他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客人都是脑筋清楚的上来这个网站,许多只是不小心冲上来四处看看的客人,都可以享有蛮顺畅、痛快的“干逛逛”(window shopping)的体验,不买东西,也不会觉得有压力;想叫眼睛随意看看的东西,也都找得到在哪里。
二、“给首次客户优惠”vs.“给旧客户优惠”:另外,这十大名站也都很注重“优惠”,有趣的是,有这么一派的营销人员其实是习惯给“旧客户”优惠的,因为他们认为,创造旧客户的拜访习惯很重要,不是吗?不是!这些23%转换率的十大名站显然不这么认为!SeeWhy发现,这些站比较强调的反而是“给首次客户优惠”,因为,续第一点,他们认为旧客户是因为第一次的痛快的购物体验而回访,而不是因为“优惠”而回访,因此,要如何让第一次进来的客户真正变成客户,反而是更重要的事;变成客户不一定要买东西才能变成,甚至第一次的成交,网站其实是“小赔”的,但,取得这名客户名单,可以“remarketing”、不断寄送数据给客户,让他再回来。
别小看这个小动作!SeeWhy发现,美国电子商务网站平均只有25%的会对旧客户寄发eDM,但是这十大名站,个个都会寄发eDM给客户。他们根本就不怕会惹火客户。奇怪的是,他们的客户还真的觉得很ok,而SeeWhy发现这十大名站的eDM就是能做到“完全不像eDM”,他们的eDM竟然让客户觉得好像在“做服务”(customer service)的一部份,于是他们的开信率都可以保持较高、他们的退订率也较低。
以上,感想如何?我有一些感想,也有一些增加的意见:常听到在线商店不断在找寻“某种神奇的方法”,可以让自己的产品可以神奇的提高销售量。他们不见得每次都要“爆红”,但每一次都希望在销售额有即效的提升。这一份研究再次证明了一件事:提升销售的重点并不在如何找到那个神奇的销售提升方法或营销活动,而是如何建立一场“循环”,高转换率,原来来自于循环回来的旧客人,这些成功的23%转换率的在线商店的客人,就像健康人体内的血液,通畅的“循环”,新访客马上变成旧访客,旧访客还想要回访,有的是靠remarketing的eDM策动回访。不过,我认为,以上看到的只是“小循环”,SeeWhy只告诉我们建立这个“小循环”的重要性与大约的方向,接下来,谁要来告诉我们,如何建立这个“小循环”?
这个道理不难,但是,为何只有这十大名站,成功的建立了他们的“小循环”?剩下的,难道都没有领悟这点吗?这点,就不会在报告里写清楚了。明确一点的说,我有一个网站,长得就是这个样了,它和前十大名站当然长得不太一样,事实上,前十大名站本身彼此间也长得很不一样。我该做什么事才能产生这个“小循环”?谁要来告诉我?
其实,“网友”会说。
答案已经在你的拜访资料里了。要找到诀窍,除了读什么了不起的文章,可以从自己网站已经来的几十人、几百人之中来找答案。要找到答案,关键并不是找到方法,甚至也不是这场“循环”要怎么设计,而是这个网站,是否有可能让这个循环本身也成另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定期的且长期的去维护这个循环?
就是“大循环包小循环”,大肠包小肠啦!
读了这篇文章,可能就召开一场会议,将这几点写下来,然后开始改网站,想办法建立这个“小循环”。但,如果没有一次成功,甚至只是在改站的途中碰到一些阻碍,可能就不再尝试,等到看到明天又有一个新诀窍,赶快来使用,这就是缺乏“大循环”。“大循环”是确保就算没有一次就中,这样来来回回的run了好几个月,一定会有成果。但,倘若这次在修改以后,也顺便置入非常精确的流量工具,并且安排有人定期检视、定期报告、定期跟着调整,那么,这间公司就是有了“大循环”,让这个大循换跑了几次来创造刚刚的“小循环”。类似这个意思。
大部份的营销人或创业家、创意者、有事业心的人所想的方向,都在找寻那个神奇的公式、那个神奇的诀窍,包括读了这篇文章,学了一些,等到要实作的时候,从何开始?诀窍又在何处?其实没有什么诀窍,诀窍就在“大循环”而已。循环,就是在给自己更多的机会,所有的力量都应该放在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客户,也去检查是否真的有认识这些客户,然后让这些客户都进入了“小循环”。
这篇文章其实只讲了一半(小循环),就和所有的文章一样,接下来的另一半(大循环),必须由创业家自己去发现。
作者:袁勇
文章来源:派代网
框计算中的需求分析概述
框计算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基于搜索框的一站式搜索服务。举例来说,当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非诚勿扰”时,系统就能明确该query有寻求电视节目视频、电影视频、查找影评、参与讨论及查看相关新闻等需求,然后将这些不同的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内容资源或应用进行处理,最终精准高效地将满足这些需求的结果展现给用户。图1展示了“框”对query“非诚勿扰”的满足情况。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框计算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出一个query具有哪些需求,而这正是需求分析要完成的任务。
图1 “非诚勿扰”的框计算结果
需求分析是框计算的入口,因为只有分析出query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展现出相应的结果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对query的需求分析得越准确、覆盖的query准多,用户的满意度则越大。需求分析是框计算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地方之一。
识别query的需求,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查词表。比如将所有的电影、电视剧名都事先收集起来,放到词表中,只要用户输入该词表中的词,就能识别出一个query是否有寻找视频的需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但缺点非常明显:首先,这种方法只能将query划分为2个维度,要么有视频需求,要么没有视频需求。但很多视频的名字,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在视频上面只是其中一个微弱的含义,如果直接出视频需求,则会极大地伤害用户。比如,有一个广告片的名字叫“百度一下”,这个广告片可能60%以上的用户都不熟悉,如果这60%以上的用户输入“百度一下”,直接给出一个名为“百度一下”的视频观看结果,则这60%以上的用户会感觉非常困惑。其次,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用户在寻找视频时,表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士兵突击全集、士兵突击 高清、士兵突击全集在线观看等,这3个query都具有强烈的寻找视频需求,但通过查表的方法,却无法识别出该需求。再次,这种方法对电影、电视剧外的视频需求无法满足。有视频需求的往往不止电影、电视剧,流行或新闻时效性的很多东西,都具有强烈的视频需求。比如:西单女孩、中关村男孩、钓鱼岛撞船、朝韩炮击等,多数用户往往都有查看相关视频的需求。最后,这种方法缺乏预测性,识别出的query数量有限。即对于词表中的词条,能够识别出视频需求,但词表外词条,无法识别出视频需求。因此,如果词表的规模为N,则最多只能识别出N个query具有视频需求。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好的需求分析方法,至少要满足如下需求:1)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以及召回率,即能在识别出90%以上query需求的同时,又能保证识别出来的需求,95%以上都是正确无误的;2)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即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未知query的需求;3)具有识别需求与解析字段功能,即在识别出query需求的同时,还能高效地从中解析出所需信息。
下面是几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大家就能对需求分析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些大体的了解了。
在图2中,需求分析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解析出query具有汇率转换的需求,并解析出数额56.7,以及源货币为美元,目标货币为人民币。
图2 直接展现汇率结果
在图3中,需求分析需要识别出该query具有查找火车时刻表的需求,并解析出起点站为北京,终点站为上海。进而直接为用户展现出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时刻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获取相关信息。
图3 直接展现火车车次相关信息
图4、图5分别展示了需求分析如何通过识别出query具有查找生僻字以及单位换算的需求,并直接给出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对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但是对系统而言,却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识别、解析与展现。
图4 满足生僻字查询需求
图5 满足单位换算需求
图6显示了需求分析识别出了用户的query具有寻求招聘职位信息的需求,并解析出公司名,职位2个字段,而后系统直接从相关数据源中检索出所需职位展示给用户的示例。
图6 满足用户搜索招聘职位需求
从上述分析与示例中可以知道,query需求分析的目标是识别出query的意图或感兴趣的领域,并从中抽取出所需字段。要完成这项任务,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用户query表述方式的多样性给需求分析带来了不少困难。比如,关于寻找天气这一种需求,用户就有上百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次,相近query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需求。比如:“从北京到上海车距”与“从北京到上海车票”,前者具有较强的自驾需求,而后者具有较强的火车时刻查询需求。而同样为明星,王菲、张学友,都具有强烈的视频、图片等需求,而李开复、张亚勤等科技明星,从用户的需求来看,最强烈的需求是寻找百科信息,而非视频、图片。最后,用户输入的query往往使用自然语言进行表述,有时还包含缩略与拼写错误,比如:5新加坡元=?美元、5人名币等于多少美元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加大了需求分析的难度。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各式各样的需求,强大的需求分析是必须具有的。百度框计算的需求分析,是通过对query的语义分析,结合用户行为分析以及海量计算技术实现的。通过各种手段评估,目前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举例来说,通过对一天几百亿次用户检索query的分析,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我们就能自动从中学习出用户的各种惯用或冷僻的表述方式,再结合语义分析、信息抽取等技术,就能准确高效地实时识别出query的需求并解析出所需信息,为广大网民提供最便捷的搜索服务以及搜索体验。
文章来源:百度搜索研发部官方博客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关于7月5日部分网站收录恢复正常的一点小思考
CHINAZ用户 王骆 投稿
7月5号晚上12点之前,发现很多网站的百度收录都恢复了正常,首先说一句,大家赶快去site一下自己的网站,之前被k掉的收录已经在慢慢恢复中,不少站长朋友们可以放心了。
受628事件的影响,众多网站收录狂升或狂降,针对百度这次的抽风门事件不少站长们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一开始大家以为是百度更新期的正常波动,过两天会恢复,可是在628事件后的一整个礼拜,百度收录依然没有变化,很多站长都陷入绝望中,都认为百度状况已成定局。
事情往往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今天大家打开电脑的时候肯定会有惊喜,什么惊喜?当然是百度对网站的排名、收录等的恢复,7月5日晚十二点左右部分大中小网站收录、外链恢复正常,只能说百度通过几天的调配,将对网站重新发配兵符。
不知道为什么百度选择了在平时绝对不会跟新的周三进行了调整,不过这次的调整是好事儿了,对于收录狂升的站长,他们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对于那些收录狂降的站长,终于又看到了手中网站的希望。
百度大幅变动的结果是显现在6月28日,其实早在6月24日百度站长俱乐部中就发出了site不正常的公告,所以准确的来说百度震荡已经马上两个星期了。百度工程师发出公告解释site语法查询不正常的的现象:“百度系统更新过程中出了些状况,导致site语法查询即site:xxx.com返回的数值非常不准”,可见site溶入了新算法,而这个算法是针对网站内容的重复性的,由于这一算法的调整,和之前的有了不兼容,才导致了20现象和首页现象的出现。虽然site的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异,但是百度也声明不会影响网站收录和排序。
今天百度恢复了一部分网站的收录和排序,可能还有一小部分未恢复,不知道何时才可以完全结束,或许根本就不会结束,因为百度算法是不断调整的,即使这个算法调整结束了又会有新的算法调整出来。针对百度的这种调整站长们可以不必太惊慌,因为如果是百度自身调整的问题,它总会再调整回来,即使我们惊慌那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所以最关键的啊,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站。
百度啊,有悲也有喜,虽然曾经有SEO高人说,不要将网站依托于搜索引擎,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可是对于中小站长来说,搜索引擎就是评判我们网站未来的标准,你叫我们如何放得下呢?我只能说,大家尽量在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依托搜索引擎,不要把搜索引擎看成唯一就行了。
站长朋友们不用担心自己的网站收录问题,也不用因为这次网站更新没有波及到自己感到郁闷,各位站长们保持一个平常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继续更新网站、做好网站内容和外部链接,等到百度下次更新,一定会给你个惊喜!
最后帮所有的站长表达一个愿望,希望百度能稳定的持久点儿,毕竟,小站长们的心伤不起啊!最后弱弱的问一句,谷歌PR不会再降回去吧?本文由秀当网http://www.xiudang.com/ 原创,欢迎转载。
2011.7.16.16点 百度出现服务中断
Google PR今日大面积更新
记忆中Google PR好久没有更新了,我的这个博客由于更新不怎么及时所以前段时间PR一直保持在PR=0这个样子,没想到今天一查已经到PR=1了,虽然很低总算有进步了,感谢google对我的支持呀。
看论坛一些站长说刚更新可能不会太稳定,未来几周可能还会有一些调整,还是先不激动了,等过几周再看吧。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提醒你也去查一下你的网站PR值,看看你的网站PR值有没有变化。希望你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呀!
一个网站的价值如何评估
笔者有个朋友,是国内某知名杂志的科技线记者。有一次她拟了一份问卷,想请国内的知名网站负责人作答。题目有些尖锐:你认为国内哪些网站值得投资?为什麽?如大家所知,这些网站目前都还看不见利润,那为什麽他们值得投资?贵公司的网站值得投资吗?为什麽?姑且不论最后的结果,这份问卷调查却点出了一个有趣的主题∶商业网站的价值究竟是如何被衡量的? 一般而言,一间公司之所以值得投资是因为它获利,或者有获利的潜力。即使在美国,现在绝大部分的网路公司都还不赚钱,不赚钱的公司为什麽值得投资?一个网站的价值又在哪里?在美国,这麽多投资人购买所谓网路股,这些人心目中所认定的网站价值又是什麽? 有人说,网站之间的战争可以称为眼球的战争。大家都在争取每个网路使用者的青睐。这种看法似乎说明了,一个网站被越多人看,它的价值也就越高。我们看到有一阵子新闻报导Yahoo!的网站页面被浏览次数(Pageview )被她的竞争对手 Lycos超越,它的股价马上就往下跌。投资人根本就不管Yahoo!已经是一间已经赚钱的公司,而 Lycos还不是。 Pageview的产生来自於两个因素。一个是上站人数,一个是每个上站的人看了多少页面。可以写成下列公式∶ Pageview = 上站人数 X 平均每人看多少页 一个网站如果上站人数少,但是每个上站的人停留在这个网站上的时间越久,看的页面越多,它的Pageview可能还是很高。反之也有可能一个站吸引了大量的人,但是每个人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所看的页面都很少。 一个网站在经营的时候很难两者都兼顾,因为这牵涉到经营者所要投入的成本会是在生产网路内容上面还是提供网路工具或服务上面。如果要两者都兼顾,大概只有一些所谓的入门网站才做得到。一方面发展内容( 可以吸引网友一页一页的看下去 ),一方面发展工具或服务 ,例如免费的电子信箱( 可以吸引注册的会员,确保每天上网的人数 )。 可是不论Pageview最后是怎麽产生的,慢慢的它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当中。网路使用者的眼球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眼球不能转换成利润,Pageview再高也没用啊,这也开始造成大家对於生产网路内容是否能从网路广告回收利润有了质疑。 华尔街的分析师以及投资人也不是傻瓜,慢慢的大家都发现要依靠卖网路广告来支撑一个网站不但短期来看不可能,就算网路广告的市场不断成长,长期来看广告收入也是不足以支撑网站营运。先前大家之所以这麽重视Pageview,是因为这某种程度代表了网路广告的收入可以增加。电视广告之所以贵,是因为收视率高,这种想法很合理吧! 但是当大家发现收视率再高,从广告所得的利润却不成比例的时候,网站经营者的经营方向就开始慢慢的改变了,华尔街投资人也开始用不同的方法在评估一个网站的价值。Pageview的数字大小不再代表一切,上站的人数,甚至一个网站的注册会员人数,要比Pageview来的重要的多。 原因很简单,因为电子商务未来将是一个网站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人头」比「眼球」重要的多。一个电子商务的网站,Pageview不一定要高,只要上站的人多就好。甚至於上站的人不必多,只要上站的每个人的成交率高就好。在这样的想法背后最重要的是,网友的个人资料Database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 以前的大型网站以网路媒体自居,提供内容以换取广告利润。现在的大型网站提供内容的目的在於经营会员,最后将会员的资料用於经营电子商务,整个网站的典范正在慢慢的转移当中。 如何评估一个网站的价值?我们不要忘了,虽然目前做网站大家都还不赚钱,但是评估一个商业网站的价值,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它是否有获利的能力才是。 文章转自:中国站长资讯网
XML Schema 与 XML DTD的技术比较与分析
XML DTD(XML的文档类型定义)是近几年来XML技术领域所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模式。但是,由于XML DTD并不能完全满足XML自动化处理的要求,例如不能很好实现应用程序不同模块间的相互协调,缺乏对文档结构、属性、数据类型等约束的足够描述等等,所以W3C于2001年5月正式推荐XML Schema为XML 的标准模式。显然,W3C希望以XML Schema来作为XML模式描述语言的主流,并逐渐代替XML DTD。那么XML Schema与XML DTD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势呢,XML DTD是否真的会在XML的模式描述领域中逐渐消失呢?
XML模式是指用来描述XML结构、约束等因素的语言,例如XML Schema、XML DTD、XDR,SOX等等。XML格式则是XML文档本身所具有的格式。本文以XML Schema来代表W3C所推荐的XML Schema模式标准,而以”XML模式”来代表所有的XML模式描述语言。
从模式的描述语言来说,XML Schema和XML DTD都属于语法模式。与概念模式不同,语法模式在对同一事物描述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语法,例如在对关系模式描述时,无论是使用XML Schema还是XML DTD,都既可以用元素也可以用属性来描述关系模式的列。
模式必须以某种格式来表示,XML Schema的格式与XML DTD的格式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XML Schema事实上也是XML的一种应用,也就是说XML Schema的格式与XML的格式是完全相同的,而作为SGML DTD的一个子集,XML DTD具有着与XML格式完全不同的格式。这种区别会给XML Schema的使用带来许多好处:
- XML用户在使用XML Schema的时候,不需要为了理解XML Schema而重新学习,节省了时间;
- 由于XML Schema本身也是一种XML,所以许多的XML编辑工具、API 开发包、XML语法分析器可以直接的应用到XML Schema,而不需要修改。
- 作为XML的一个应用,XML Schema理所当然的继承了XML的自描述性和可扩展性,这使得XML Schema 更具有可读性和灵活性。
- 由于格式完全与XML一样,XML Schema除了可以像XML一样处理外,也可以同它所描述的XML文档以同样的方式存储在一起,方便管理。
- XML Schema与XML格式的一致性,使得以XML为数据交换的应用系统之间,也可以方便的进行模式交换。
- XML有非常高的合法性要求,XML DTD对XML的描述,往往也被用作验证XML合法性的一个基础,但是XML DTD本身的合法性却缺少较好的验证机制,必需独立处理。XML Schema则不同,它与XML有着同样的合法性验证机制。
或许,对于许多开发人员来讲,XML Schema与XML DTD相比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对数据类型的支持了。这完全是因为XML DTD提供的数据类型只有CDATA 、Enumerated、NMTOKEN 、NMTOKENS等十种内置(built-in)数据类型。这样少的数据类型通常无法满足文档的可理解性和数据交换的需要。XML Schema则不同,它内置了三十七种数据类型,如long,int,short,double等常用的数据类型,并通过将数据类型表示为由value space、lexical space和facet三部分组成的三元组而获得更大的灵活性。但是, XML Schema数据类型的真正灵活性来自于其对用户自定义类型的支持。XML Schema提供两种方式来实现数据类型的定义。
1)简单类型定义(simpleType),即在XML Schema内置的数据类型基础上或其它由XML Schema内置的数据类型继承或定义所得到的简单的数据类型(simpleType)基础上,通过restriction,list 或者 union方式定义新的数据类型。
谷歌和微软等引入网址分享协议OExchange
2010年06月03日11:21 techcrunchchina.com 腾讯科技
[导读]Google(谷歌)开发网络提倡者是这样介绍这个新协议的:“提高在线内容分享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改善用户互动。OExchange可以简化扩网站分享机制,让人们专注于分享内容,而不是分享方法。”
OExchange 是一种适用于URL(网址)内容分享的简单协议,今天一些在线服务提供商和社交网站共同引入了该协议。这个开放链接分享协议获得了来自Google(谷歌)、微软、LinkedIn、Digg、Instapaper、StumbleUpon、Clearspring Technologies等公司的支持。
OExchange可以建立一种通用的方式,让Google Buzz、Posterous等服务接受内容。该协议可以定义第三方工具(如Clearspring的书签和分享工具AddThis)如何发现内容,并将内容分享到这些服务;并且可以确定分享工具如何读取和设定用户的分享习惯。
OExchange采用开放网络基金(Open Web Foundation)协议。
Chris Messina(Google开发网络提倡者)是这样介绍这个新协议的:“提高在线内容分享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改善用户互动。OExchange可以简化扩网站分享机制,让人们专注于分享内容,而不是分享方法。”
Alexa工具条,实时统计网站流量
Alexa 热门话题6月9日,中国银联登榜
高清:前国家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大学 头发全白
作者:天意文化传媒公司
22日,清华大学校友、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在师生中间多次谈到要讲真话、讲实话,并透露新书《朱镕基讲话实录》即将出版。这是朱镕基近期第二次在公共场合露面,同样受到网友的热捧。
22日,清华大学校友、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
朱镕基头发全白,身着黑色外套,笑容非常和蔼
22日,清华大学校友、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
朱镕基头发全白,身着黑色外套,笑容非常和蔼,随同他到访的还有朱镕基的夫人劳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
22日,清华大学校友、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在师生中间多次谈到要讲真话、讲实话,并透露新书《朱镕基讲话实录》即将出版。这是朱镕基近期第二次在公共场合露面,同样受到网友的热捧。
22日,清华大学校友、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
资料图:2002年4月11-14日,朱镕基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并回答与会代表的提问。
资料图:2002年9月29日,朱镕基结束对奥地利、丹麦、法国三国访问并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后回到北京,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前往人民大会堂迎接
资料图:2002年12月29日,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与来访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举行会谈。
资料图:2009年11月4日,南昌街头,一位市民走过,贴有朱镕基,奥巴马头像海报的报刊停
资料图:2009年9月9日,江苏苏州,《朱镕基答记者问》封面。
之前只能付出爱情的人也有机会能尝到被爱的滋味
你知不知道,我用所有的勇气走近你
@微博经典语录:你知不知道,我用所有的勇气走近你,你好与不好,我都在不断地发现,不停地接收,我心里能够装下的,全是和你有关的东西。你知不知道,我的气力已经为你耗尽,我没有多余的勇气,来作出离开的选择,我已经无法再去走近另一个人,然后去接触他的好与不好。哪怕被你伤害,我也知道,自己真正爱过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