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启示录:用户数量并非衡量网站的唯一标准

2012-01-16 10:46 来源: 名微策划

知乎是一个类Quora的问答社区,目前在内测当中,需要邀请才能注册,但就是这样一个内测产品,却引发异乎寻常的关注。科技网站和IT博客长篇累牍的报道,Keso等互联网名人热捧,究竟知乎具有怎样的魅力,知乎的成功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现象一:模仿也性感

知乎最近得到了李开复老师创新工场的投资,创新工场投资似乎是模仿的产品,曾引起了不少争议。的确,知乎是一个类Quora产品,无论从产品理念,还是产品设计都是一个典型的C2C(copy to china)产品。但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却显得不同寻常。对此,Keso老师一语中的:创新不等于无中生有,山寨也不等于全盘照搬。知乎并不是全盘照搬Quora,而是在细节方面做了很多改进,加上了本地化的元素:

知乎可以在首页“不感兴趣”一个问题;

在一些答案比较少的问题中,知乎默认推荐了一些潜在的回答者;

知乎会给新问题推荐一些可能的话题;

知乎针对汉字阅读体验方面做了很多本地化工作。

这个回答来源于知乎CTO李申申,姑且不去争论“微创新”算不算创新,但知乎在细节的追求上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举两个例子:

1.打开知乎首页的时候右上角不会马上弹出问答或者关注的提醒,需要等几秒或者刷新一次才能显示,原以为是知乎的Bug,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知乎的产品设计师有意为之,就是让用户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在问答上,不让任何外在因素干扰。

2.在知乎的问题页面,如果你点了一下回答问题的框,即使你没有输入任何一个字,知乎也会自动为你保存为草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知乎的产品设计师认为,既然你点了回答问题的框,就说明有回答的欲望,至少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所以为你保存草稿。细节如斯,可见一斑。

启示:

山寨?创新?谁在乎,在乎的是: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把握好火候的邀请码机制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现象二:小产品、大影响

知乎是一个小产品,据估算,目前知乎的注册用户大概在5000人上下,因为需要注册才能访问,所以访问量也不会大。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产品,却引发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这种关注,甚至在知乎只有几百个注册用户的时候就已经显现无遗。

除了门户网站科技频道和知名科技博客连篇累牍的报道之外,众多互联网业界领袖也纷纷入驻知乎,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李开复、中国互联网最深沉的声音Keso、著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不仅仅是入驻,他们还很活跃。尤其是Keso,不但不知疲倦的问答着知乎上的问题,还在自己的博客上开了个叫做“有板有眼”的专栏,将自己在知乎上一些有价值的回答作为博客文章发布。

小产品有如此大的影响,我想一方面是挟Quora问答社区的余威,另一方面则是名人效应。和邀请过来开博(微博)的名人不同,知乎中的名人是被产品吸引过来主动加入的,这就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启示:

注册用户和访问量不是衡量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准,有时候,甚至连重要都算不上;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产品,自然有好的口碑。

现象三:社区也能高质量

至少就目前来说,知乎上的问题和回答水平是很高的,这在论坛式灌水之风盛行的中文互联网实属不易,当然与知乎将注册人数控制在一个较小的的范围有关,但更多的,恐怕是用户的社会认同心理。

看到一群人看着天,也会跟着去看;看到乞丐碗里有很多钱,就会跟着去放钱;看到一个地方很干净,就会自觉地讲究卫生……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或者叫做从众心理。

知乎的前辈用户们已经营造了一个很好的、高质量的问答氛围,知乎用户谌斌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微博之乱耳,无SNS之劳形”形象的描绘了知乎的社区氛围。给我邀请码的老师一再叮嘱,一定要高质量问答,要活跃,我唯唯诺诺,问问题之前,先Google一下看有没有答案,回答问题之时,仔细检查有无错漏之处,知乎的从众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社会认同也不是万能的,一旦有人从中灌水,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是破窗效应。知乎应该早就意识到这种威胁,所以,一方面继续采用严格的邀请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抑制破窗效应。比如对提问类型进行了限制,允许用户举报重复、低质量的问题和隐藏“没有帮助”的答案等。当然,破窗效应的威胁依然存在,如何在用户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是知乎下阶段面临的一个难题。

启示:

社区≠灌水,即使在纷繁混杂的中文互联网;

善于利用社会认同原理,营造你想要的产品氛围;

警惕破窗效应。

现象四:零激励下的用户热情

知乎几乎没有任何激励机制,没有积分、没有相应的等级提升体系,更没有任何形式的物质奖励,但用户的参与度却是很高,我认为,是因为知乎抓住了人性中的一个优点:分享。人其实是渴望分享的动物,有件趣事没有人分享就好比女人穿着件漂亮衣服却没有人问她在哪里买的一样难受,Keso说他之所以在知乎上如此活跃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在满足像我一样的人的需求方面,做得太少”,而知乎,正好给了他们一个高质量的分享舞台。

当然,分享的前提,是高质量的问题,最好是激起你回答的欲望乃至不回答都不舒服的问题。再者,这个分享其实也是有回馈的,只不过是精神上的回馈。恰好满足了马洛斯的需求金字塔中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

如果说微博、SNS等产品是满足了人的社交(社会关系)需求的话,那么,知乎等问答社区则是满足了人的最高层次的两个需求:尊重(社会承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求。尤其是在这个“往来无白丁”的精英社区,回答的问题被精英、名人所“赞同”和“感谢”,顶层需求的强烈满足感比其他任何激励措施都更加持续有效。

启示:

越庞大的激励体系,往往越容易让用户迷失;

最强大的驱动,是精神驱动。

当然,知乎给我们的启示远远不止这些,同时,知乎也并非完美,同样面临一些抉择和困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知乎这个产品,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PS:如果我啰嗦了这么久你还能看完的话,那么我这里有一枚知乎的邀请吗,第一个评论或者联系我的同志得到。

作者:落叶飞天

文章来源:名微策划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人生渴望列成一张明细表,其中包括健康、英俊、爱情、智慧、才能、权势、名誉、财富……
清单完成后,我十分得意地把它交给一位聪明睿智的长者过目,他是我当时的良师,也是我精神上的典范。
我把表单递给他,自信地说:“这是生命中最大美事的总汇,若都能拥有,我就拥有最幸福的人生了。”
那位老人的眼睛深处闪过一抹谐趣的光芒,他告诉我:“这张清单棒极了。”接着又若有所思地指出,“内容汇集得很齐全,顺序也安排得很合理。可是,年轻人,你似乎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项。如果没有这一项,那所得的种种就都会成为可怕的痛苦。”
“哪一项没有列进去呢?”我问。他拿起一支红笔掠过表单,把我所有的青春美梦一笔勾销。他在表单上写了几个字——心灵的宁静。
我当时迷惑不解。许多年来我不停地追逐着我的这些梦想,却发现自己始终得不到想要的充实和快乐。
如今我终于理解了老人的话,唯有获得心灵的宁静,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也才能不再为烦恼所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