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安装和卸载软件

安装程序的方法:
 
1、  通过Intent机制,调出系统安装应用,重新安装应用的话,会保留原应用的数据。
 
String fileName = 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Directory() + apkName;
Uri uri = Uri.fromFile(new File(fileName));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VIEW);
intent.setDataAndType(Uri, application/vnd.android.package-archive");
startActivity(intent);
 
2、  直接调用安装接口。
 
Uri mPackageURI = Uri.fromFile(new File(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Directory() + apkName));
int installFlags = 0;
PackageManager pm = getPackageManager();
try
{
    PackageInfo pi = pm.getPackageInfo(packageName,
    PackageManager.GET_UNINSTALLED_PACKAGES);
    if(pi != null)
    {
        installFlags |= PackageManager.REPLACE_EXISTING_PACKAGE;
    }
}
catch (NameNotFoundException e)
{}
PackageInstallObserver observer = new PackageInstallObserver();
pm.installPackage(mPackageURI, observer, installFlags);
 
安装应用权限:android.permission.INSTALL_PACKAGES
 
系统应用(安装在/system/app下面)可以采用该方式,第三方应用无法申请安装卸载权限。
java.lang.SecurityException: Neither user 10039 nor current process has android.permission.INSTALL_PACKAGES.
 
3、  执行install命令。
 
install –r 更新安装,默认新安装;如果不附上-r参数,则会清楚原应用的数据,版本一致则无法安装。
(1)am start …
(2)Runtime.exec(String[] args)
(3)Class<?> execClass = Class.forName("android.os.Exec");
 
4、  执行cp / adb push命令。
 
由系统检测到应用程序有更新,自动完成重新安装。
 
5、  通过第三方软件实现。
 
Market,EOE,eTrackDog均采用第一种方法实现更新。
优点:由系统核心应用程序控制安装程序;
缺点:无法控制安装过程;安装完成后,也无法立刻启动应用,需要用户确认;无法扩展。
 
实例:Market查找安装程序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VIEW, Uri.parse("market://search?q=pname:your.app.id"));
startActivity(intent);
 
卸载程序的方法:
 
1、  通过Intent机制,调出系统卸载应用。
Uri packageURI = Uri.parse("package: your.app.id");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DELETE);
startActivity(intent);
 
2、  直接调用卸载接口。
 
PackageInstallObserver observer = new PackageInstallObserver();
pm.installPackage(mPackageURI, observer, installFlags);
 
卸载应用权限:android.permission.DELETE_PACKAGES
 
3、  运行rm apk安装文件,由系统检测后调用卸载应用。

android sdk 如何重新生成debug.keystore

1)首先你要确定你安装的JDK位置,Windows->Preferences->Java->InstalledJREs,你可以看到是Jre的location,再在doscmd模式下查看你当前系统的path是否已经包含了。如果没有包含添加到当前环境参数中。因为我们要用到的keytool命令在这个目录下呀。

2)接下来就要找到你不前AVD的debug.keystore的位置,windows->perferences->android->build,

default debug keystore文本框中,列出C:\Users\Liyunde\.android\debug.keystore,这就是默认的debug.keystore,你可以先把这个文件改一下名。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debug.keystore

3)紧接着我们来创建一个新的debug.keystore,在cmd下,进入C:\Users\Liyunde\.android目录

执行命令如下:

keytool -genkey -v -keystore debug.keystore -aliasandroiddebugkey -keyalg RSA -validity 10000

输入密码,用户等信息确认后便可生成一个debug.keystore

1

 
2

4)好了,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获取MD5,去google申请一个apikey,很简单

在当前目录下执行:

keytool -list -alias androiddebugkey -keystoredebug.keystore

根据提示输入你在第三步所设的密码,ok,就会得到下面信息,

Certificate fingerprint (MD5):FC:ED:DE:BS:16:1A:E8:05:F0:44:AD:4E:45:42:4B:D4

这就是我们申请apikey时需要的FC:ED:DE:BS:16:1A:E8:05:F0:44:AD:4E:45:42:4B:D4

3

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code.google.com/intl/zh-CN/android/maps-api-signup.html

在My certificate’s MD5 fingerprint文本框中输入您刚刚获取到的MD5码

点击Generate API Key,当然前提是你的有一个google的账户。

Google 地图 API

Google 代码主页 > Google 地图 API >Google 地图 API 注册

感谢您注册 Android 地图 API 密钥!

您的密钥是:

0VWb_8R4e2TIB8rp7D5Hs8rQ3E_Um_3XryRJo3A

此密钥适用于所有使用以下指纹所对应证书进行验证的应用程序:

25:93:08:C1:02:7D:E3:8D:5E:22:23:13:B5:DD:F4:E2

下面是一个 xml 格式的示例,帮助您了解地图功能:

           <com.google.android.maps.MapView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fill_parent"

              android:apiKey="0VWb_8R4e2TIB8rp7D5Hs8rQ3E_Um_3XryRJo3A"

              />

          有关详细信息,请查看 API 文档。

4

Google 2012十大预测 将不断捍卫其搜索业务

来源: 赛迪网

2011年拉里佩奇担任谷歌CEO之后收购了摩托罗拉,并见证了Google+的面世。在即将到来的一年,人们将目睹Google如何捍卫其搜索业务并利用Chrome浏览器和Android系统加大其优势。 以下是对Google在2012年表现的预测:

1. 成为“监管肥皂剧”的主角

Google将对美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作出小的让步以消除忧虑。尽管不信任并未消除,2011年Google还是得到了对ITA,AdMeld和摩托罗拉并购案的支持。

2.与必应的竞争中失去5%的市场份额

必应正在逐步扩大市场,在Windows 8成型之际其势头必将继续。微软与雅虎和Facebook的联盟进一步打击了Google。在挥霍了85亿美元之后,微软终于有了像样的产品。

3.与通用汽车合作

有消息称Google与通用汽车达成协议为其10万余员工提供电子邮件和应用软件。此举将使Google拥有前所未有的超级用户并结束其对云计算的担忧。

4.安卓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60%

安卓在2011年第三季度市场占有率达到52.5%,同比增长一倍。与苹果不同,Google对合作伙伴的依赖将保证其市场份额的继续扩大。

5. Chrome在年底市场占有率达35%

当下Chrome浏览器的全球份额只有25%,2011年初在15%左右。随着更多新功能的开发,Chrome的市场份额将有望继续其增长势头。

6.Google TV较先前表现更强

新的硬件,更实惠的价格将使得Google TV取得有限的成功。其挑战在于如何通过应用软件和Youtube等推出独特的内容。

7.推出语音控制功能

在苹果计划推出地图功能替代Google地图之后,Google也将引入与Siri类似的声音控制功能,代号为“Majel”。

8.为安卓发布Chrome浏览器

当下使用Google 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默认浏览器建立在Webkit和Chrome V8 Java渲染引擎之上。2012年Chrome For Android将与NativeClient一道进入手机浏览器市场。

9.Google+继续存在

Google+与Facebook将继续竞争,其增长更稳定,目标5千万用户,并逐渐进入商务人士的日常生活。与Google其他服务的结合会使其更为强大。

10.为“One-Snap”购买功能申请专利

亚马逊的“One-Click”已成为专利法荒谬之处的典型代表,而Google将步其后尘,为其图像识别软件一键识别并购买商品的功能申请专利。

天朝的?"晕计算":"云计算"

来源: SmdCn’s Blog

云计算(Cloud Computering)是当下非常热的话题,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国外以Google、Amazon为代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虽然说也还是有Amazon S3当机的故障发生,但给人的印象多还是可靠,规模化降低成本。

但凡热的概念,国内都要炒,不管技术到没到位,不炒作一下都不行,于是一时间这个云,那个云,不管做啥业务的,觉得和云沾上变就可以变得很高端一般,于是乎,网盘们也都纷纷变身成为了云存储。当然,在天朝对于互联网的XX方面,还有各种办证神马的,云计算其实相当的不靠谱,晕计算,浮云也。当然,“我们的云存储可以保证你的数据存储的安全可靠,但不能保证不被**看”也成了这方面被广泛认可的共识。不过就算如此,既然最近这么火,还是可以讨论一下,当然,这云那云的太多,于是就主要说说对于一个个都想做Google、Amazon的巨头们的公有云——“新浪SAE”,“阿里云”,“盛大云”,至于腾讯的Hosting,介于目前只对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提供,于是就不列出来。

写在前面:SAE\阿里云\盛大云 都用过,阿里云产品线太多,在本文中不包括手机云和ACE。这几个云给人的印象真心是大公司出品,小公司作风。

一、新浪SAE

本来说SAE并不应该和阿里、盛大放在一起,SAE其实国产版的GAE,其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开发者,而非建站使用(虽然说国内都觉得云应该这么使用)。但还是不得不说,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SAE每一步走得更稳更为踏实,SAE也是在这方面最早开始尝试的一家,目前已经2周年了,其一改新浪媒体形象,展现出其技术的强大,同样,也是我个人认为SAE也是国内云最为靠谱的一家。

目前用SAE差不多4个月了,虽然说是自己写的CMS应用,每天1k+PV,申请了开发者于是有送云豆,没有付过费,不过还是觉得云豆有些吃紧,流量资费过高。

优点:发展时间最长,功能相对完善,文档全面完整,支持PHP,另外Python和Java也已经在内测中。机房就在海淀,到全国速度都很好,不限制带宽。使用SVN取代SDK进行代码维护后,对于增量的修改更新来说较为方便。在多人协作维护方面也有较好的支持。 目前服务上也做得相当好,各方面答疑响应都很快。

缺点:限制较多,流量资费较高( HTTP 2.4元/GB, HTTPS 4.8元/GB),大量本地数据依赖于Storage 存取,使用SVN管理,没有FTP管理方式。

对于非开发者来说存在不少技术门槛(虽然说目前SAE希望非开发者只需要付费使用商城的应用,但实际上,商城方面目前还不完善),sinaapp的DNS极不稳定,而且Storage的域名区分方式会带来非常多的DNS查询请求影响效率。

绑定域名需要备案,但不提供备案服务。

二、阿里云

阿里出品,包括了VM、Storage和关系型数据库,其中VM产品线和阿里旗下的万网非常类似,至于说到底是哪边用哪边的资源就不太好说了,但至少只谈产品的话,还算靠谱。

刚推出的时候是通过PHPWind进行宣传的,一开始就以站长作为主要群体 ,但毕竟不是万网的产品,而是阿里云产品,而阿里云虽然介绍说公司成立了很久,但市场和客服在各种方面都烂得不行,以至于套餐变了又变,今天一个价,明天一个价,各个方面的服务都跟不上而饱受诟病。

当然,其实我很想说,如果你想体验万网的产品品质,可以试试阿里云,但用了之后你就能体会到万网贵的价值了。

用了三个月阿里云,真的是用一个月看一个月,虽然说性能不错,放上去的网站也是相对已经正常运行1年多的网站了,而且原先已经有备案,所以也没太多麻烦,但真心客服实在太难找,也太难沟通了,对未来完全不可知的情况下,又没能力年付,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不用了。

优点:单从质量上来说,现阶段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性能上也相当的好,带宽 5M BGP 的质量也是相当的高,配套的关系型数据库虽然不便宜,但是很实用。现阶段来说,上面的网站只要没违法信息,暂时不备案也没关系

缺点:市场策略一直在变,让人捉摸不透,就像今天北京的能见度一样,就算要用,很多时候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嗯,所以有点也都要加上“现阶段”

售后方面不太行,IDC经验不足,虽然提供备案服务,当相比万网来说,非常繁琐,还有各种限制。

三、盛大云

所谓盛大创新院出品,其实盛大创新院出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太多了,有靠谱的也有不太靠谱的。
盛大云选择的是完全照搬最为成熟的Amazon模式 ,对每一项计算力和资源进行细分。也是国内少有的IDC不限制带宽的。

当然,如果说在云计算方面照搬了Amazon的话,国内有个服务叫做監控寶,如果说监控宝是在模仿国外的监控服务的话,那么盛大的云监控就是完全是监控宝的翻版了,前端交互除了颜色稍微改了一些之外,和监控宝做得一模一样,虽然说这么做在各方面来看,都是风险最小的,但这实在有些对不住“创新院”之名了。

优点:

目前资费相对低廉,不论是机器方面,还是流量方面。控制面板相当强大,支持开设和管理无公网IP的VM,安全组使得不需要浪费VM的CPU进行防火墙和端口过滤,完全通过外围路由实现。

缺点:

机房资源不太好,非BGP,联通资源也相对匮乏,选择双线则电信联通是不同的IP,而且需要付两个IP的费用。

前三档套餐都CPU只提供1 core。类Amazon模式,系统盘采用镜像方式管理,存储盘需要另外使用云硬盘,云硬盘在购买时就需要设置好容量,后期目前暂时不能修改扩容。

目前暂时没有备案服务,但是如果有未备案网站则不能使用。

其实本来说这些都是大公司,产品总会比国内各式各样的IDC要靠谱的多,但有着太多为了不落后,为了所谓的战略而拼凑出来的感觉,虽然占用了大公司很多技术优势,使得产品质量都还是再较高水平,但在很多地方毕竟还是和专注于IDC那么多年的公司有显著差距。当然,这在同出于阿里的万网和阿里云有最明显的对比了。所以说,目前暂时还是保持观望吧,如果不是非放在国内不可的业务还是可以考虑Google(虽然最近也涨价了),Amazon(虽然提供的阶段国内访问都不太友好,而且资费也较高),Linode之类各方面都较为成熟的比较好吧。(文/SmdCn’s Blog

My.Ology基于内容分类的兴趣社交网站

来源: 36氪

当我第一次打开My.Ology时,不禁在想:这不又是一个类Pinterest网站吗?但用了之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My.Ology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My.Ology = Pinterest + Tumblr +Facebook

刚刚登陆My.Ology时,确实非常像Pintetest。My.Ology有一点不同的是,它的分类是基于话题内容的,比如商业、艺术、文学等。每点击一个分类,下面就会出现这个分类的相关内容,显示方式也和Pinterest一样,但有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

但当你点进去之后,却像进入了另一个网站——Tumblr。它类似于一个兴趣主页,My.Ology称这些主页为“Ology”(学科)。你可以Follow这个Ology,像Tumblr一样查看主页内容,也可以进行评论。当你进入某一篇文章时,它又像Facebook的日志一样,可以分享、留言或和其他人讨论。而且My.Ology的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主页,这和Facebook也很像。

让我们来看看My.Ology的一些数据吧。

My.Ology于2011年11月22日正式上线,用户人群主打年龄在18到34岁之间的人群。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是Beth Haggerty,市场总监是Jarrett Cato。公司的办公室在纽约,目前有15个全职编辑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

12月份独立访客数量在5万左右,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6100位,平均每位向外发送19.8个邀请。网站病毒系数为1.25,每个人平均花费5分钟在这个网站上。

目前Facebook用户是网站的第一流量来源。

My.Ology的开发者在有意在内容上体现出和其他社交网络的不同,而且Haggerty说以后还会在Ology.com上整合专业主页,比如像业余作者这样在某些领域是专家或专业人士的主页。

目前,My.Ology还没有广告或其他的商业模式。但据Haggerty说,他们以后会尝试在一些Ology主页上加入合适的广告,并且还会根据主页的特点加入电子商务功能,比如个人工艺品出售、慈善募捐以及Kickstarter一样的创意筹款等。

但不管怎样,My.Ology现在还是一个只有一个多月大的创业团队,我们期待着它能成为一家给人们带来无限价值的公司。

但反观国内那些类Pinterest网站,难道你们就不能有一丁点的创新吗?

via BI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36氪

苦逼创业青年写给在腾讯上班女友的EMAIL

来源: 派代网

媳妇。昨天看过你在腾讯的工资和工作小结,我确实有些不高兴。

工资和你以前没有实质上的改变,工作内容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一个文员也确实不能要求你要有多少技术含量。

我知道你很努力,也许你需要一个过程去上升职位,不过你也知道,像腾讯这样系统稳固的公司,该要人把守的位置都有人把着,能留给你的空间不多。也正是这些原因,我从高中开始就明白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去一个体系已经完善的公司,越完善的地方能留下的空间就越少,并且很多你看不见的关系和利益以及监督链条在控制那一切。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在一个完善的公司等到晋升,就算我可以等,我的老婆孩子也不能等着受穷。

你总不能五年十年的去处理别人的文件、报账、应聘等等信息。那样是在浪费青春,并且回报不大。就算你晋升了,你觉得用时间熬出来的晋升真的是成功吗。你要知道,你现在做的这些,别人都可以做到,你可以很用心,别人也可以很用心。你的工作是没有技术门槛的,你是其中的一个可以被替换的小份子。

你还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工作。腾讯的光环不错,但是生活还是你自己的。 腾讯不会帮你买房,不会帮你买车,不会帮你充加油卡,不会管你的孩子喝的什么奶粉在哪个学校,不会管你几点起来不会管你有没有时间在家陪陪老公孩子,腾讯不会管你卡上还有多少存款,不会帮你抵抗意外和风险,腾讯也不会管你过年回家是坐飞机火车大巴还是高铁。

如果每天把自己忙得没有时间但是对生活仍然无助也能叫做享受的话,我实在很难想象一个腾讯的光环值得你这样。

这个社会很现实,我每天的努力都是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保护你和我们身边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身边的人活得自在。

你的工作我真的看不到太多空间,你的性格也决定了你不适合作为一个管理,因此你也很难从普通职员上升上去。

这个月我们其中一个店员的工资已经超过了你上月的工资。在最现实的金钱问题上,其实你是没有等级上的胜利的。你是一个要强的人,我相信你终究会明白,像文化和福利这种浮影,它只是企业的一个工具,用来让你为它工作。白领这个词只有在10年前才算高尚,在这个时代,已经贫瘠得所剩不多。

我们会结婚,会生子,我们甚至会把你父母也接过来一起过。你真的希望你的父母孩子起床后看不到你,晚上晚饭过后才能找见你吗?或者你希望自己忙得没时间陪孩子去幼儿园吗?哪怕一个礼拜偶尔的接送呢?以你的这种工作状态能做到吗?对老公孩子的缺失换来的回报已经能让人预见了,那么这份工作还值得你这样吗?

你以后会怀孕,你不能用电脑,你的很多工作也会因此无法展开。我也不会允许你带孕的时候在电脑前晃。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希望你的努力不会在腾讯半途中止,希望你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也希望你能在更轻松并且回报更高的状态下工作,希望你有多一些时间享受生活,而不是在别人的规则下终日忙碌。

如果给你开一家分店,在3个月内回报会超过你的月薪,上手半年左右每月万八千的收入也不会有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积累回报也会越高,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开始支配自己的时间。

除了很多出于你以及我们以后的考虑,分店对我的事业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且你以后也可以帮我巡查店铺情况。毕竟我最终的事业还是电子商务,我不能分心做太多事。

END。

创业忧虑:我们在怕什么?

来源: tech2ipo

我最近与一个朋友进行了一场非常好玩的对话,他刚开始运营一个网站。这场对话启发了我,让我明白我们害怕的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以下Me是我,B是我的朋友)。

B:我需要你的帮助,我在几个月前启动了我的产品,但是我没有销售业绩。

我:你有网站流量吗?

B:不太多,一月大概100多访问量。

我:你需要更多的访问量,可能得是现有访问量的100倍,才能拥有营业额。

B:我怎样去获得访问量?

我:需要时间,先找出来那些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人,或者是那些购买相似产品的人,然后告诉他们你的产品是怎样的。先从你的熟人开始,然后再让他们帮你扩散。

B:我想过发一封邮件,告诉他们我的网站,但我担心他们去网站看了以后不买任何东西。

我:至少你知道你需要改进或者更改哪些东西了。如果他们不买,你可以问他们不买的原因,或者通过改进哪些部分他们就可能购买。

B:嗯~嗯嗯~~~~

(短暂的沉默)

B:OMG!我知道了,我并不担心自己的想法会失败,而是担心别人觉得它不够好,我不害怕失败,我害怕的是拒绝。

朋友的顿悟让我开始思考——可能我们一直以来害怕的失败是被拒绝。正是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很多人不能跟随自己的想法:不接受别人的评判和忽视。

另一种选择则是不跟随我们的心,这让我们更容易和其他不追随自己内心的人打成一片,这样做更舒适,也更安全。

因为失败不好玩,被拒绝也不好玩。

我会怎样处理?

我一直都与自己的想法和产品保持距离。虽然我喜欢我所做的事情,但是这不代表我自己认同它们。想法或产品的成败并不会让我感觉到成功或失败,那只意味着我可以不断改进它,或者代表我可以去尝试别的东西。

所以,你害怕的是什么呢?

本文由Tech2IPO作者cindy整理自amirkhella,点此查看原文

世界品牌500强苹果超Facebook 中国21企业入选

来源: 腾讯科技

世界品牌500强苹果超Facebook 中国21企业入选

21大中国品牌(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臧金明)12月28日消息,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11 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苹果击败Facebook从跃居第一,Facebook退居第二,去年排名第五的谷歌上升两位跃居第三。今年中国内地有21个品牌入选,其中CCTV、中国移动(微博)、工商银行和国家电网位列前100名。

2011年世界品牌500 强排行榜入选国家共计26个,其中美国占据500强中239 席,比去年多2席,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品牌强国。法国以43个品牌数位居第二,日本以41个品牌入选席位排名第三。入选品牌数量前十名的国家还有英国 (39个) 、德国 (25个) 、中国 (21 个) 、瑞士 (21个)、意大利(14 个)、荷兰(10个)和瑞典(8 个)。

前十大品牌依次为苹果、Facebook、谷歌、微软、IBM、沃尔玛、可口可乐、亚马逊、梅赛德斯·奔驰、麦当劳。英特尔排名第11,Twitter紧随其次,索尼第16,惠普第17,Youtube排名第19,思科第20。前二十大品牌除奔驰和索尼外,其余均为美国企业。

我国共有21家企业入选该榜单,其中CCTV排名第50,在入选的中国企业中排名居首,中国移动排名第65,联想第121,海尔第127,华为第275,长虹第298,中国联通(微博)第402,中国电信(微博)第416。

Zynga为入选企业中最年轻的品牌,品牌年龄仅有四年,排名第477;Twitter品牌年龄五年,排名第12;Wii品牌年龄五年,排名333;Youtube品牌年龄六年,排名第19;Facebook品牌年龄七年,排名第二;第二人生(Second Life)品牌年龄八年,排名第306;Skype品牌年龄八年,排名第382。

百年品牌柯达和诺基亚成为排名下滑最大的企业,昔日的影像印刷业霸主柯达深陷破产危机,被数字时代狠狠抛弃,成为下降速度最快的品牌,从去年的第90名下滑到今年的第340名,下滑250个名次;曾经个人通讯设备堪称NO.1 的芬兰手机品牌诺基亚也由于近年来严重缺乏创新,成为下降最快榜单第二名,从去年的38名下滑到今年的185名,下滑147个名次;摩托罗拉从去年的108名下滑到今年的173名,下滑65个名次。

入选2011年《世界品牌500 强》的品牌共覆盖了49个行业,前景黯淡的传统媒体以37个品牌入选仍保持着行业第一,但是总体排名在下滑。消费品领域的食品与饮料行业紧随其后入选 32 个品牌,与去年相同。汽车与零件与零售行业分别有小幅提升 , 以入选28 、27 个品牌紧随其后。而金融行业的前景依旧不容乐观,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称呼的变迁看文明

良人: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区别于奴、婢) 。清白人家的妇女,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孟子.离娄下》:“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在京中娶了一箇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箇小老公。”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水浒传》第五回:“那大王叫一声:‘做什么便打老公?’ 鲁智深喝道:‘教你认得老婆!’”《西游记》第三五回:“这样个寳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

 

这个词源于英文中kaiser这个词,意思是皇帝,独裁者,但也有贬义的解释为,愚蠢的人,或者被愚弄的人。后一种解释在口语中常用,进而被直接引申为“凯子”,现在专指那些被女人骗了钱财却没落着好的男人。而这些男人在这词里还有愚蠢,蠢笨的意思。按说被女人骗财不丢人,丢人的是被人家骗财了还啥都不知道,还在那自以为是的傻乐,就不让人待见了。凯子一词产生于南方,随港台电视慢慢延伸到了内地。凯子和马子是成对词,泡马子的对应则是‘钓凯子’。“凯”字也有‘大’的含义,表示男子的伟岸,比如凯旋门、凯鼓。”凯“字又有‘阔’的含义,决不狭窄吝啬,以前军队的凯歌离不开鼓乐,而鼓,是大腹而阔的典范。古语曰“钓得东海金龟婿”,这个凯子,就是女人眼中的金龟婿,金者有钱也,龟者蛋大也。既阔又俊,是谓凯子。

 

 

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说有贪污腐败,泡小蜜的吧。 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郎”多亲切的称呼阿!
郎君
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哎,偶们的mm和那些生猛的夷女就是不可同日而语啊)。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让人想起金庸笔下的“金蛇郎君”,呵呵。。。)
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官人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 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当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老爷
老爷, 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 “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潘金莲mm称西门庆gg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易安mm称照明城gg(不好意思,应是赵明诚gg)则一定是“外子”。
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 “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是要叫“皇公”了的哦!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来源阐述,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

来源阐述: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

在我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

这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新娘)”对“老藕(老偶)”,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饶有趣味,针锋相对。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近来有人说,“老公”“老婆”的说法,是先在港台等地流行起来后,才传进大陆的。其实,老公,老婆的称呼在大陆古已有之。《水浒传》中便有称丈夫为老公的说法。如《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潘巧云对裴如海说:“你且不要慌,我已寻思一条计了。我的老公,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我自买了迎儿,教他每日在后门里伺候。若是夜晚老公不在家时,便掇一个香桌儿出来,烧夜香为号,你便入来不妨。”至于称妻子为老婆的例子,古书中亦不胜枚举,《梦笔生花,杭州俗语》中有:“打老婆,骂老婆,手里无钱买老婆。”《蜃中楼》杂剧:“你就是怕老婆的乌龟了。”《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港台地区的流行称呼,也是源于内地的。

雨林木风相关人士确认封装授权 称合作双赢

来源: 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12月23日报道:今日,业界有传闻称雨林木风与微软中国达成重大合作协议,成为微软中国唯一授权系统封装合作商。负责今后中国大陆地区的Windows 7系统的全部封装和销售。

站长之家已得到雨林木风内部人员确认,并称协议是雨林木风与微软中国于近期达成。雨林木风获得微软中国唯一独家封装授权后,雨林木风将最大限度地优化系统。另外,雨林木风论坛微软Windows交流板块现已提升,但未透露其他更多合作细节。

此前,雨林木风以高价购买XP.com域名,现页面已经标注微软授权的正版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大幅简化,内置微软免费杀毒软件,功能强大,兼容性强。

“雨林木风”,全称是广东雨林木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创建初期以制作“第三方修改版操作系统”为主要业务,在XP 操作系统兴起的年代,雨林木风的操作系统与番茄花园齐名。不过当番茄花园因触犯法律而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后,雨林木风操作系统业务逐步转移至基于Linux系统的“类XP操作系统”层面。

黑客年终送大礼,大量知名网站被“拖库”

CSDN数据库

12月22日,站长圈中的“重磅炸弹”新闻落地,国内知名技术论坛CSDN网站率先被黑客曝光600万数据库信息,紧接着7k7k、51CTO、eNet、UUU9、YY语音、百合网、开心网、人人网、美空网、珍爱网等众多知名网站也都陷入用户数据泄漏丑闻。近亿的用户数据遭网友疯狂下载,相关网站用户瑟瑟颤抖,生怕个人信息被窃取。此后,包括CSDN、人人网、新浪微博、QQ邮箱、知乎多个网站提升了安全等级,提醒可能被波及的用户更改密码。

针对黑客的年终“大礼”,或许用网友的一个桥段来表达相关事件对业界的影响再合适不过了。

段子如下(安全问题将被重视强化或者改变):

1、下载隐私的东西不再用P2P的工具,IDM再战江湖。

2、SSL销量见涨,各个中小网站以安全牌安抚用户。

3、很多用户改变一个用户名密码打天下的习惯。

4、QQ登录等相对安全的登录方式将被更广泛使用。

5、手机验证更多了,移动笑了。

6、开源密码管理工具慢慢成为必备工具。

7、cms全部升级密码传输明文问题。

8、去银行取钱放家里的用户越来越多,银行郁闷了。

Windows 8开发者预览版安装

 世界朋友配图

我本是个很本分的人,但是人性中对美好的追求又往往使我变得很不本分,例如对电脑的配置要求及美观和舒适往往使我费尽心思。多年前,各种尝试使得我平均每个月要重装两三次系统,而且由于每次对电脑的状态不很满意我从不备份,所以每次重装系统包括修复、破解、插件安装等等都需要冗长的操作和枯燥的等待,要恢复到基本满意的状态,根本没耐心一气做成,所以一个重装过程往往需要两三天时间。虽然这很费事,但每次都会感觉很享受,毕竟是一个没人指导的初学者的成长历程。
上次安装系统时还是在win7刚内测时候,而最近的一次安装Win8开发者预览版(今天)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系统是在Win8之家下载的,可以通过WIN7PE安装的,世界朋友在此提醒:本系统还在开发中,不是很完善,建议安装前还是先备份,对于安装系统不是非常熟练的朋友这一步是至关重要。

下班吃了饭,我迫不及待的坐到电脑旁开始安装,也就是通过一个镜像文件升级,升级过程全是英文,我的英文很差,但是经过以前无数次的折腾,需要手动引导时还是基本能看懂,几次重启的期待和焦虑,仿佛是把我的心放在油锅里反复煎炒,最后一次终于看到了liyunde welcome ,虽然还在等待进入桌面,我已经忍不住从椅子上跳起来手舞足蹈、大声欢呼!

进入桌面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界面,有很多的方块,下面还有一个滑块,试着点击了几个方块,方块变成全屏后等待很久都没有下一步反应,还好,按下esc后就会缩回去,资源管理器在此界面却一直找不到,点击ie方块后麻烦来了,浏览器居然没有关闭等按钮,按下ait加f4也不能关闭,最后按键盘微软图标ie界面才从桌面消失,出现了熟悉的windows桌面,但桌面上没有任何快捷方式,我习惯性的去点击左下角的微软徽标,企图在此找到资源管理器,没想又回到了最初的界面,但这次我发现了刚才桌面的墙纸方块,点击后又回到了传统桌面,并在任务栏看到了资源管理器。IE10上网速度很快,打开我的主页瞬间展现,只是上面能用的软件实在太少了。

Intel的“公版”手机或者平板已可运行Android 4.0

来源:驱动之家  关键词:Intel,手机,平板,Android,4.0 | 作者:ChrisR

据麻省理工《科技创业》(Technology Review)网站报道,Intel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开始反击——此前在IDF曝光的Medfield Atom核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已经可以升至Android 4.0。

Intel的“公版”手机设计方案,实物同样如此

2011年智能手机处理器收入一览,Intel的野心当然是在这个市场称霸

作为Intel旗下首款正式应用SoC技术的芯片,Medfield核心Atom处理器采用32nm工艺制程,首次将Atom的二/三芯片系统合为一体。

成品方面,此前在IDF展示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设计继续得到沿用,并且将成为Intel的“公版设计”。据Technology Review编辑体验报告,采用Medfield核心的平板电脑厚度、重量都与iPad 2相当但拥有更大的屏幕。同时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系统的操作体验也胜于目前在Android平板上广泛使用的Honeycomb 3.x版本。

Intel架构部门副总裁Stephen Smith称,各家厂商可以任意套用Intel的公版设计元素或整体复制,预计Intel将在即将开幕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关于Medfield核心智能设备的更多内容,正式发布时间应为2012年上半年。

原文出处:驱动之家

黑客公开CSDN网站数据库 600余万用户资料泄密

来源: 站长之家

360安全卫士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紧急通知,称CSDN网站600余万用户数据库泄密。

CSDN是Chinese software develop net的缩写,中国软件开发联盟。中国最大的开发者技术社区。它是集新闻、论坛、群组、Blog、文档、下载、读书、Tag、网摘、搜索、.NET、Java、游戏、视频、人才、外包、第二书店、《程序员》等多种项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IT门户网站,它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其会员囊括了中国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优秀程序员,在IT技术交流及其周边国内中第一位的网站。

中国经济周刊:塞班从霸主到弃子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辰越︱北京报道

“看着芬兰人将塞班扔进垃圾箱里,我是多么的伤心啊,当初诺基亚收购塞班时候,他们作出了多少承诺啊!”塞班的创立者之一保罗·库克顿无比惆怅地说。

塞班,智能手机系统领域曾经的当之无愧的老大。然而iPhone出现了,塞班的优势似乎只剩下价格了;接着,安卓出现了,塞班的价格优势不见了。塞班似乎成了怀旧者的专属。

微软的头号敌人

塞班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由当时英国著名手持电脑公司Psion(宝意昂)的软件部门拆分而来,著名手机厂商爱立信、诺基亚、松下、摩托罗拉共同投资建立。

“我们当时想要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一家手机公司,这家公司的股东应该是当时最领先的两家手机厂商——爱立信和诺基亚。这就是我当时兴奋的原因。”Paul Cockerton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忆道。

与此同时,意图染指手机领域的比尔·盖茨,也在不断地向诺基亚当时的CEO欧利拉(Jorma Ollila)示好。

然而在欧利拉的计划中,根本没有微软的位置。欧利拉并不想和PC 领域的硬件厂商一样,只是给微软当苦力。

塞班的出现恰好迎合了欧利拉的计划。于是,欧利拉婉拒了盖茨的好意。

1998年6月24日,塞班成立,愤怒的盖茨写下了那封著名的备忘录:“不管塞班做了什么,对我们都是有害的。”

1999年3月,刚刚成立9个月的塞班公司,推出了Symbian5.0操作系统,它集成了通信网络、无线文字、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应用,能够运行小型的第三方软件,比微软的WindowsCE更易用。同年,塞班公司被美国媒体评为“综合评定最佳”和“最具长期潜力”的公司。

2000年,全球第一款基于塞班操作系统的手机——爱立信R380诞生。此后,索尼、三洋、富士通、索尼爱立信也先后获得了塞班操作系统的许可证。庞大的塞班联盟就此形成,当时全球著名的手机厂商几乎囊括殆尽。2002年左右,搭载塞班系统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多。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越来越让微软讨厌了,越来越多的塞班手机的推出逐渐占领了中低端市场。”保罗·库克顿说。

狂怒的微软也着手开发下一代面向智能手机的系统,盖茨给这个系统起名叫做Stinger,即美军的“毒刺”导弹,用意很明显,这将是一颗击败塞班的“毒刺”。

然而,盖茨的企图再一次落空了。

诺基亚庇护下的塞班帝国

在欧利拉看来,塞班一直都是帮助诺基亚坐上智能手机领域头把交椅的功臣。

塞班公司成立时,诺基亚在持股数量上位于第三。然而在市场规模上,诺基亚却是塞班成员中的带头大哥。

2003年的智能手机系统市场份额中,塞班占有市场份额的66.6%,微软则只有可怜巴巴的22.5%。

2004年2月,诺基亚收购了Psion公司持有的价值大约1.357亿英镑的塞班公司股权,至此,诺基亚持有的塞班公司的股权已经达到了63.3%。

手机业界翘楚诺基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机系统塞班,双雄联手,风光一时无两。在塞班看来,自己的命运已和诺基亚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2005年,全球智能手机领域大势已定。微软的Stinger无疾而终,Windows系列手机系统依然无法撼动诺基亚庇护下的塞班帝国。

2006年,搭载塞班系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一亿部,经过八年和微软斗智斗勇的艰苦奋战,诺基亚和塞班似乎隐约看见了未来的辉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塞班将死?

2007年初,乔布斯带着iPhone闪亮登场,这个一向自负的天才放话说,“要重新发明手机”。

身居高位的诺基亚,对于这个“做音乐的”不屑一顾。“苹果需要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转化成市场份额,这需要一段时间。”诺基亚当时的CEO这样鼓励自己的员工。而乔布斯当时对塞班也表现得很客气:“诺基亚Symbian系统的签名证书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塞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

2007年11月5日,谷歌的安卓系统发布。随着安卓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迅速攻城略地,塞班开始招架不住了。

2008年5月,诺基亚时任CEO康培凯警告说:“传统上,苹果、Google、微软等公司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现在,我们必须要应对他们带来的挑战。”同年6月,诺基亚宣布收购塞班公司,使之成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但是,塞班的颓势已无法挽回。搭载iOS系统的iPhone和搭载安卓系统的HTC,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欢。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市场占有率上,塞班仍然是老大,但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已经变成了愤怒的小鸟和越做越大的超大电容屏。

安卓和iOS带来的流畅让塞班的缺陷开始逐渐显现。网易手机频道主编骆峰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塞班在编写之初,主要功能着重于打电话时的信号通畅。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了,更多的是娱乐。塞班对触摸屏、多媒体、新操作界面的支持都不好,在同PC以及互联网的交互以及应用方面的扩展性上都存在着先天不足,和安卓、苹果一比,相去甚远。”

2010年底,安卓和iOS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已经超过了50%,超过了塞班,并且这个数字仍然在上升。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的塞班,无奈之下,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和老对头微软的手握在了一起,诺基亚CEO埃洛普表示,诺基亚将和微软达成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诺基亚将把微软的WP7系统当做主要系统;同时,决定将塞班的继续开发等各项工作转交给埃森哲公司,诺基亚将不再提供对塞班系统进行更新。

盈利模式探讨:从一款小应用看开发者大智慧(日本)

来源: CSDN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关于如何让开发者盈利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如何通过应用盈利,应该是每个开发者,尤其是独立开发者考虑最多的问题。

“移动应用开发很火,但是赚不到钱。”这似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内的共识。国内大多数开发者由于人员和资源有限,希望更多专注于产品本身,而由 平台商提供营销、推广、计费等渠道。传统的营销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开发者,再次对平台商忠诚度较低,更关注平台商带来的价值而不是某家平台商本身。

最近,笔者在浏览一家日本网站时发现了一款比较有新意的应用,想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启发。

图:免费应用

这是日本App Store一款基于AR(将实景与虚拟场景通过数位技术实时联到一起,并进行游戏互动的一种全新互动式技术)的小游戏。游戏的大概流程是,玩家在一分钟 内,按照游戏规则完成一定的任务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而且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有实物的奖励。其实这是一款借助游戏来推广某一品牌食物的应用,开发者可以从中 得到相应的利益。

图:游戏主界面

传统移动应用盈利模式的困局

传统的应用盈利模式有两种:一个是内置广告,另外就是直接收费。当然也有“应用内购买”,不过“应用内购买”不是适合所有应用,更多是针对内容消费和游戏类。

在应用内内置广告的模式是比较普遍的模式,其好处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比较多大用户群体,毕竟免费的东西大家都乐意去尝试。但是这类应用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这样,许多用户在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到厌烦,从而形成不了用户粘度。

另外一种直接收费模式对大多数开发者可能是存在难度的,但是大多数开发者还是希望自己的应用可以直接在应用商店明码标价的卖。但是,要想做收费应 用,第一必须是常用的应用;二是产品要做的足够的好;三是有了一定的用户粘度。这样的收费应用才会有用户愿意为其买账。显然,国内的大多数产品很难具备这 三点。

营销能力是很多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者所欠缺的。其实,开发者在考虑广告和直接收费的盈利模式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的可行的新颖的盈利模式,借鉴一下国外一些可行的并且别人已经实践过的方式,也许会由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把产品做好。

图:新手向导模式

air蘑菇狩猎:盈利模式分析

1. 游戏加入AR现实增强元素,让玩家能与现实的场景相互互动。

2. 蘑菇有许多品种,用户要收集全所有的蘑菇需要深入的进行游戏才可以。这样的设定非常符合日本人的“收集心理”。

3. 游戏上手容易,仅需简单的点击屏幕即可完成任务。

4. 同时游戏设计有非常友好的新手向导机制,保证初次体验的玩家能够快速上手。

5. 实物奖励,当玩家取得了一定积分时,就可以提交自己的分数,同时可以获得一袋蘑菇饼干的实物奖励

6. 事实上这是游戏开发者与饼干厂商合作,通过iOS互动游戏进行试食和促销。

7. 这款游戏在App Store属于免费应用,可以让更多人下载体验。

8. 通过赚取游戏积分的形式,筛选核心用户,只有充分对这款蘑菇饼干感兴趣的用户才能得到试食的资格。

图:游戏支持AR技术

图:蘑菇有许多造型,要想都收集完不容易啊

图:完成任务的玩家可以获得货真价实的饼干

图:可口的饼干就这样到手了

文:CSDN

TV App设计经验谈——10个可向游戏界面设计学习的地方

来源: 徽徽的UX世界

TV App的设计,相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哪些领域可供我们借鉴?

游戏主界面有2种形式,全屏的和窗口的,全屏的独占式游戏主界面曾经是唯一的形式,也是玩家游戏时关注的重点,游戏内的其他模块,比如个人信息、物品栏、地图、公告、技能等,都在固定位置以悬浮的方式,占据屏幕的边角,并且这些模块是可以缩小和隐藏的;而需要及时处理的通知,以及一些需要复杂操作的模块,如物品的交易,技能的升级等,则以弹出窗口的形式出现,他们通常占据屏幕不到1/3的空间,并且可以立即关闭。

大家熟悉的TV也一样,画中画之类的玩意儿虽然新鲜,但是使用场景少,使用频率低,用户在使用TV的时候,也是用独占式的全屏,而电视台标、频道号、字幕、滚动广告等,通常也是在TV屏幕的边角,在TV本身的设置中,频道号也是可以隐藏的;另一方面,因为内容提供商——电视台的盈利模式缘故,这些滚动广告不可隐藏或缩小,甚至用户需要忍受他们TV的全屏,都被广告所占据,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换台。

与TV不同,电脑APP天生就不是独占式全屏的,天生就是为多任务设计的;而手机、Pad上的App,却是天生独占式全屏的,但是它与TV Ap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屏幕要小得多,在家用电视屏幕开始不断增加到40寸及以上时,3.5寸、7寸、10寸的手机屏和Pad屏,大约就是足球和鸡蛋的关系。而相对来说,游戏在电脑、TV上,已经有了至少十多年的经验,不管是曾经的《传奇》,还是曾经的小霸王游戏机,抑或是Wii或者X-box 360,在大屏幕的独占式界面设计上,显然游戏更有经验,所以,TV App的设计,个人认为,可以更多的借鉴游戏界面设计的经验。

经验一:游戏主界面最大化

对玩家来说,当他们游戏时,注意的重心在画面的背景,也就是游戏内容本身上,它们是持续的,动态的Flow,而诸如个人信息、物品栏等游戏组件,虽然是界面的前景,却是断续的,可隐藏的、辅助的;游戏画面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玩家的游戏选择,而游戏画面风格更大程度上是由游戏主界面的背景——游戏内容决定的;对于TV App来说,它同样应该具有游戏主界面背景所具有的特征:全屏、动态、持续,而这些特征,恰恰是TV内容所固有的特色。

wow

经验二:操作区域内容的Global,Context和Customizable

在游戏的不同场景,这些位于游戏主界面前景的内容并不相同,比如玩家在游戏内闲逛时,以及在游戏中战斗时,他所希望看到的信息和他想要进行的操作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闲逛时,Social的部分可以范围大一些(通常在屏幕左下角以及玩家游戏角色头顶上),而在战斗时,玩家战斗状态相关的信息就更重要了,这时Social的内容应该以自动和不打扰为主,否则玩家就该骂娘了。

泡泡战士

此外,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以及上图中《魔兽世界》所示的,这些游戏组件在内容、显示区域、显示大小上应该是可定制的,从而最大的发挥它的“辅助”价值。

在TV App的设计中,我们对TV App用户的使用期望仍然是“沉浸”(也是“Flow”),在游戏中,通过游戏剧情、游戏角色之间的关系、游戏角色与场景之间的关系、游戏角色与游戏NPC之间的关系等等,来实现使用户“沉浸”;而在TV App中,尤其是电商TV App中,引发用户沉浸的肯定不是迷宫一样的导航,机器人一样的搜索,而是用户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信息架构,我们的Home,Category,Search,Product Detail, Shopping Cart,Check out等等,他们的内容、结构和关系要打散了重新组合,并且千万要理清自己的“辅助”位置。

经验三:图标式操作

图形化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并不止是游戏如此,只是游戏图形化的更彻底一些,对于大屏幕的TV App来说,这个不用多说。

经验四:分屏展示(没有全屏幕的上下滑动)

这个是从游戏中获得的经验,但是它不符合在TV上使用Google搜索、浏览网页的场景(虽然不知道多少人会在TV上这么用),部分内容的上下滑动(注意:不是全部内容)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一些TV App的Global/Context Menu的设计是通过遥控器上的五向键的一些操作从底部滑上来的,个人认为,屏幕底部用类似前景的方式呈现一些可操作的内容,跟游戏中的可隐藏的物品栏和公告栏等是异曲同工的,另外,如下图所示,下图的App栏(前景)和主要内容(背景)的关系还可以优化,这两部分内容的融合看起来非常的生硬。

google tv

经验五:定义快捷键并用可见的方式展示

游戏是为普通用户设计的,也是为新手和专家设计的,正因为如此,游戏的Settings里面有一堆的快捷键并且这些快捷键大多数都是可以自定义的,那些游戏专家,除了敏捷性等生理机能外,更多的是熟能生巧(仅限于劲舞团之类的休闲游戏);对于TV App来说,定义快捷键并用可见的方式展示的优势在于,它能兼顾新手、普通和专家用户,另一方面,它减少了键盘/遥控器操作的复杂性。

经验六:2D vs. 3D

游戏的发展历程是从文本到图像,从2D到3D,我相信,软件,硬件的发展都是服从于这个规律,并且为之服务的,而由于TV本身的大屏幕优势,以及3D电视的出现,并且相信会逐渐普及,3D的TV App相信会成为主流,而游戏领域在3D引擎技术的领先使用,决定了游戏在3D的界面设计领域有更多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比如说《魔兽世界》如何去吸引那么多中国的女玩家,去克服3D带来的方向迷失以及眩晕感,使她们同男性玩家一样,能够很好的享受这个游戏的。

经验七:用地图来导航

游戏的信息架构同样复杂,但是在游戏设计中,使用了地图这样一种图形化的方式来实现导航的目的,而在Web中,我们看到的站点导航是什么呢?大多是一堆树形结构。在TV App设计时,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游戏的这种导航方式,用图形化的方式来达到导航的目的,当然,地图只是一种形式。

经验八:多账号、多角色、多关系

对游戏来说,一个玩家通常会有一个主要角色,多个小号,多个辅助角色,而对于一个游戏角色,也有多种不同的关系,比如好友、师徒、夫妻、帮派、国家、主人和宠物等等,在游戏中,这个游戏角色更多的是一个Public的角色,而游戏也是为了Public,为了Social的目的而设计的,而在Web上,在SNS出现之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账号是非常Personal的,它们很少去处理这些Account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于Mobile,对于Pad来说,更多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Personal,非常private的设备,而TV,确是服务于Home和Family的,它也需要处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关系,这同样也决定了,TV App的设计需要从游戏设计中取经,借鉴他们处理多账号、多角色、多关系的经验。

经验九:文字简洁

这个不言而喻,在Web上,在Mobile和Pad上,我们可能看到满屏的文字,它尤其适合阅读场景,但是在TV上,如果看到满屏的文字,这绝对是一个灾难,乔布斯式的Presentation为大众所喜欢,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言简意赅;TV App的设计要想达到文字简洁的效果,需要学习借鉴的,不能仅仅是乔布斯式的Presentation,因为不管是PPT,还是Keynote,虽然演讲人试图把Presentation变成一个或者一个个连续的故事,但是这依赖于演讲人本身的努力,但是从PPT和Keynote本身来说,虽然它可以自动播放,但是它仍然是非连续的,甚至是静态的;而相对来说,游戏设计在这方面又更有经验了,我们可以学习它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不同类型的,多种多样的信息。

经验十:用字体、字号、字色的设计来表现信息架构

仍然是以上面的《魔兽世界》的图为例,或者是上面《泡泡战士》的图,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用字体、字号、字色的设计,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了区分。在Web上,由于技术、兼容性等原因,字体、字号、字色的设计等应用得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在浏览网站时,看到的经常是千遍一律的宋体,黑色字,但是在TV App领域,因为App本身的特性,我们对字体、字号、字色的设计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更多的在上面做文章,那么,作为这方面先驱的游戏设计,当然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了。

作者:徽徽

文章来源:徽徽的UX世界

2011年被捕的八大黑客:制作病毒 入侵网站(国外)

来源: CSDN

尽管有许多神秘的黑客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是通过举报和逮捕,警方依然取得了傲人的战绩。下面是在今年轰动一时的黑客名单:

1.LulzSec首领:Ryan Cleary

今年夏天警方搜捕了19岁的英国人Ryan Cleary的寓所,他涉嫌使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袭击了英国SOCA站点,并使之瘫痪。国际唱片业联合会的站点也惨遭袭击。

2. 哈弗黑客:Aaron Schwartz

24岁的Aaron Schwartz是哈弗大学Safra伦理中心的研究员和程序员,他通过MIT和Jstor(Journal STORage,期刊存储,创立于1995年)之间的网络链接,窃取了4百多万份科技文献。

3. DNSchanger病毒的制造者: Timur Gerasimenko、Vladimir Tsatsin、Dmitri Egorov、Konstantin Poltnev、Valery Alekseev和Anton Ivanov

以Tsatsin为首的6名DNSchanger病毒制造者在今年11月份被捕。他们制造了史上最“昂贵”的僵尸网络,通过此病毒制造恶意点击,他们非法赚取了14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

4.Sony黑客:Cody Kretsindzher

Cody Kretsindzher于9月份被捕,他曾在今年夏天对索尼发起SQL注入攻击。

5. AT&T:Lance Moore

Lance Moore是AT&T的临时工作人员,据说为黑客组织Anonymous窃取了成千上万的电话号码、用户名、安全服务器IP地址和密码等等。

6.窃取ipad用户数据的黑客:Andrew Ornhaymer

Andrew Ornhaymer是Goatse安全组织的成员之一,他被指控利用AT&T的安全漏洞,窃取ipad用户的数据。

7.Gucci黑客:Sam Ying Chilun

Sam Ying Chilun失业后在亚洲地区销售从Gucci偷窃来的手袋和鞋子,并通过VPN入侵,销毁公司数据、删除员工的邮箱数据。

8. 窃取名人隐私的黑客:Christopher Cheney

Christopher Cheney热衷于窥探名人的隐私,他通过名人公开在博客上的信息猜测他们的Google和Yahoo密码,并将名人收到的邮件转发到自己邮箱中。有50多位名人受害,包括Mila Kunis、 Scarlett Johansson和 Christina Aguilera等。

真正的换位思考:我做测试人员的一天

来源: 伯乐在线

昨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临时充当了下软件测试的角色,体会很深!也让我对软件测试人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并对自己(开发者)也提高了要求。

开发、测试不分家,心在一起,劲往一处用就可以大大改变产品的质量。这个道理大家谁都明白,但是我们是做到了60分,还是90分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情景1:

我拿到一个产品,让我测测,我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测试这个产品,保证链接的正确,数据不敢保证,随着测试的逐渐深入,我发现,有些功能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感想:一个产品如果没有需求文档,就算有使用文档,那又有何意义呢?

情景2:

我找到了需求文档,对里面的内容进行查看,多多少少还是帮助了我理解了这个产品的功能,但是好多页面展现,无从考究!例如一些展现的关系图,是根据什么绘出来的?箭头代表什么?等等等等!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功能依照使用手册会用了,但是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顿时你会想到,这些都是什么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文档没有写清楚?难道还要我逐条写下来,依依的问?

感想:情景2做到了60分,因为有了需求文档,但是这份需求文档,有跟没有差别不大,主要是解决了有、无问题。对于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这时候想想我们自己做开发的时候,是不是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组内都清楚,就没有写在需求里呢?现在想想,开发觉得自己明白的东西,往往别人是不明白的!看来以后写文档的时候,我们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来写这个文档。逐渐达到70分!

情景3:

找到开发问了这个功能,开发简述一遍,是简述哦!大体知道这个功能是干啥的了,也能看到展现,但是展现的对错与否,谁又知道呢?

感想:测试点很重要,我们的展现对错,是要考虑测试人员对这个系统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在文档中,写清楚测试点,那么测试人员就会更有依据来判断展现的内容是否正确了,如果做到这点,我相信应该可以打80分了!

the bug stops here 真正的换位思考-我做测试人员的一天

情景4: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烦躁了起来,感觉能用,不知道为什么用,每个功能都可用,但是如何串联在一起呢?看了产品的SPD,使用手册,没有对各个模块串联着用的一个概览,这让我和恼火,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咋测?没有需求评审吗?双方之前没沟通吗?

后来得知沟通过,需求是因为项目多,开发没时间,只是简略的说做了什么,没有说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效果!

感想:看来对需求的沟通事值得我们深思的,开会了、沟通了,依然没有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只要是会议,一定要双方达成一致,且一定要形成结论,不然那就是扯淡!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个道理!

本以为这一天的时间是浪费了。其实不然,通过这一天的实际换位,真正的达到了换位思考的效果,理解了测试人员的苦衷,也了解了一些作为测试人员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文档,需要的是开发怎么的配合。同时自己身为开发人员的我,觉得在今后的开发中,一定要落实文档,积极配合测试人员!当然开发人员也有苦衷!但是我们需要先从自身找原因,解决掉自身问题,也许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也说不定呢?

作者:丛立

原文地址:伯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