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网络可能不好时,你会输入什么网址?”几乎所有中国网民的回答都是“百度”。一路走来,你还记得百度当初“青涩”模样吗?你开始上网时的百度首页是哪一版?想看百度03年以前的模样么?

百度发展历程:

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0年1月1日,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徐勇携120万美元风险投资,从美国硅谷回国,创建了百度公司。创立之初,百度就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并愿为此目标不懈的努力奋斗。

2000年5月,百度首次为门户网站——硅谷动力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之后迅速占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成为最主要的搜索技术提供商。 一些事

2001年8月,发布Baidu.com搜索引擎Beta版,从后台服务转向独立提供搜索服务,并且在中国首创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

2001年10月22日正式发布Baidu搜索引擎。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2005年全球资本市场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上市公司,百度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1999-2001百度首页,没看过吧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02年百度首页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03年百度首页

2003——增加了新闻和图片

2003_百度贴吧来了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04年的

2004-2005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06年百度首页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07年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08年的,百度收购hao123,首页多了个hao123的外链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09年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10年

百度发展历程:百度历年首页大图集锦

2011年

2012 百度首页

文章来源:互联网一些事

WordPress子目录Rewrite的404问题

这些天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由于我的WordPress是放在网站的根目录下,因此我建立的一些子目录跑一些其他的应用,我发现这些应用被WordPress的.htaccess文件的RewriteRule所干扰,我费了好大劲修改.htaccess文件,使得子目录的文件的RewriteRule可以工作正常,却发现调用子目录的应用总是返回404状态,但是内容却是正常的。

其实,如果建立一个子目录放Discuz论坛,则论坛的RewriteRule也会被干扰,这个问题实在令人困惑,特别是返回404状态后,所有文件将不会被搜索引擎所收录。

经过一番调试和修改,我发现了一个很怪异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子目录的PHP文件中加入下面这一行代码:

header(“Status: 200 OK”);

之后我使用一些HTTP Status测试工具测试,该目录和文件就不再返回404状态了,而是返回200状态,之后我会观察一下该子目录在搜索引擎的收录情况,估计应该也会恢复正常了。WordPress的某些特性实在是令人奇怪,搞不懂为什么会是这样。

谷歌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撤换CEO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5月22日消息,本周二,Google表示已经完成对摩拖罗拉移动的收购。

与此同时,Google宣布摩托罗拉移动现任CEO桑杰-贾(Sanjay Jha)将辞职,并任命Google前美洲区总裁丹尼斯·伍德赛德(Dennis Woodside)接替其职位。

这宗收购案涉及125亿美元资金,是Google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收购,它标志着Google由搜索与软件企业向消费设备制造商过渡。

新任CEO伍德赛德之前曾负责两家企业的合并工作。伍德赛德在回应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摩托罗拉移动卓越的人才专注于少数大赌注,创造好设备,被全球人所用。”

Google CEO佩奇(Larry Page)则说:“今天,许多人上网不再使用台式机器了,这种过渡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可以在手机上上网。”

2011年8月,Google最初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该交易获得了美欧监管机构的批准,尽管当时机构曾担心交易会导致专利授权对对手不公。

在收购之后,Google获得摩托罗拉移动近1.7万项专利,还有7500项专利待批准。Google声称会利用专利反击苹果、微软对Android的诉讼。

不过,大多产业专家认为Google想要的不只是专利。它现在已经杀入苹果领地,收购之后,可以同时控制硬件和软件,制造自己的整合智能手机及其它设备。

Digital Route分析师阿加瓦(Sandeep Aggarwal)表示:“通过收购,Google也可以推出类似苹果TV式的产品,还有平板。”

对科技企业来说,硬件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将用户纳入软件公司的生态系统中。比如,亚马逊就曾推出Kindle阅读器和平板,提供电子书。

下面是佩奇博客全文:

口袋中的手机已经成为超级电脑,它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现在它可以做我们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或者只有在科幻电影中能做的事,比如导航,看YouTube视频,拍照并直接与朋友分享。

正因如此,我今天高兴地宣布,Google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摩托罗拉是一家很出色的美国科技企业,它推动了移动革命,拥有超过80年的创新历史,并开发了第一台手机。我们都记得摩托罗拉StarTAC,当时它看起来很小,并展示了设备的真正潜力。它曾在Android上下了很大赌注,成为Google极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桑杰-贾(Sanjay Jha)曾负责打造公司,押注Android,他将卸任CEO职位。我感谢他的努力,我很高兴他能与丹尼斯·伍德赛德(Dennis Woodside)携手,确保交接的顺利。丹尼斯·伍德赛德(Dennis Woodside)将成为摩托罗拉移动CEO。

我与伍德赛德共事近10年,他擅长建设团队,完成Google的大赌注。在Google期间,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中东、非洲、中东和俄罗斯业务。最近,在他的努力下,我们美国的营收在三年内由108亿美元增长到175亿美元,他担任美国区总裁。丹尼斯一直是我们客户的合作伙伴,我深信他会成为摩托罗拉杰出的领袖。作为一名钢铁全能高管,他足以胜任前面的挑战,他有了一个好开始,为摩托罗拉团队招揽了不少强有力的新手。

我知道,人们趋向于高估科技的短期影响,但低估它的长远意义。今天,许多人上网不再使用台式机器了,这种过渡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可以在手机上上网。正因如此,进入移动业务恰逢其时,正因如此,我深信丹尼斯·伍德赛德和摩托罗拉团队将会开发下一代移动设备,将生活向前推进几年。”

阿里集团71亿美元向雅虎回购20%股份

新浪科技讯 5月21日早间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今天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动用63亿美金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团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
如未来阿里集团进行IPO,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剩余持有的剩余股份即20%。
阿里巴巴集团表示,交易完成后,新的公司董事会中,软银和雅虎的投票权将降至50%以下。同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雅虎将放弃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力,同时也放弃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阿里巴巴集团公司董事会将维持2:1:1(阿里巴巴集团、雅虎、软银)的比例。
在一系列计划中,阿里巴巴集团将首先回购大约雅虎持有的股份的一半,相当于阿里巴巴集团当前股权的20%。以双方协商的350亿美金估值计算,雅虎将获得约71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至少63亿美元现金和价值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集团优先股。
2011年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成功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银湖Silver Lake Partners)、俄罗斯风险投资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等机构的财务投资。据悉,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估值为350亿美金,同时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也获得上述投资机构所持有股份的投票权。

阿里集团将动用部分现金储备,同时计划通过借贷、股权和股权关联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回购资金。日本软银不会参与收购此次雅虎出售的阿里巴巴集团股权。

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中,雅虎和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双方相信此次交易不但协调了双方利益,为双方股东创造了最大价值的最佳途径。

公告显示,此次协议是双方通过大量讨论、综合分析应纳税和节税方案后达成的结果。雅虎双方在过去探讨了多种方案,但双方均认为目前这一方案交易结构最为合理。雅虎能够选择兑现部分的投资以回馈其股东,同时保留部分股份用以分享阿里巴巴集团未来的成长。

协议也明确了回购程序的剩余框架,首先,未来阿里巴巴集团上市时,有权以首次公开招股价回购雅虎剩余股份的1/2,或允许雅虎在IPO时出售。其次,在IPO禁售期后,阿里巴巴集团须向雅虎提供登记权,并在雅虎认为适当的时机协助其处置所持有的剩余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协议中并不存在对阿里巴巴集团必须要上市的法律约束;但是一旦IPO,阿里巴巴集团就有权购买更多雅虎手中的股权。

阿里巴巴集团方面强调,回购雅虎股份和私有化是两件事情,两者互相不为前提,私有化计划不以可能的雅虎交易完成为先决条件,而雅虎交易也不会以私有化计划完成为先决条件。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集团并无IPO具体计划,更没有上市时间表,关于上市的决定将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在未来适当的时机作出。

双方还同意修改现有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许可协议,调整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将向雅虎一次性支付5.5亿美元现金作为专利费,但这一义务将在四年后或阿里巴巴集团上市两者孰早的时间点终止。作为修改后的技术版权协议,阿里巴巴集团也同意将部分专利授予雅虎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使用。

上述交易并不需要经过相关监管机构或股东的批准,也并不包含除协议内容之外的其他附加条件。(伍德)

PHP5.4如何连接MSSql Server2005

windows系统下,PHP5.3以上的版本已经不支持mssql扩展,所以如果你需要和sql server通信需要到http://msdn.microsoft.com/en-us/sqlserver/ff657782.aspx

自行下载微软提供的The SQL Server Driver for PHP。

下载后解压缩,将所有的.dll文件拷贝到php安装目录的ext文件夹中,接下来打开php.ini,添加以下语句打开php_sqlsrv和php_pdo_sqlsrv扩展:
——————————————————–
[PHP_PDO_SQLSRV]
extension=php_pdo_sqlsrv_53_ts_vc6.dll
[PHP_SQLSRV]
extension=php_sqlsrv_53_ts_vc6.dll 
—————————————————

这里的53表示的是php5.3,如果你的是5.2版,就改成52,如果你的PHP版本是线程安全的,那么你的PHP安装目录下应该有一个php5ts.dll,与这里的两行语句对应,如果是php5nts.dll,那么上面的语句应该是:
—————————————————————-
[PHP_PDO_SQLSRV]
extension=php_pdo_sqlsrv_53_nts_vc6.dll
[PHP_SQLSRV]
extension=php_sqlsrv_53_nts_vc6.dll 
—————————————————-

压缩包里有各个版本对于的dll文件,大家可以去仔细核查。

开启扩展后,重启apache,这样就可以连接sqlserver了,但是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没有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 Native Client,

必须去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cc296170(SQL.90).aspx下载安装,因为微软的这个扩展包需要这个支持。

一切妥当之后,就可以写php代码了,如果你下载了The SQL Server Driver for PHP,那么在解压缩后的文件夹里有一个帮助文档,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示例,

在这里站长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
<?php
//本地测试的服务名
$serverName = “(local)”;
//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参数使用数组的形式,一次是用户名,密码,数据库名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身份验证,那么可以去掉用户名和密码
$connectionInfo = array( “UID”=>”root”,
                         “PWD”=>”root2010″,
                         “Database”=>”master”);

$conn = sqlsrv_connect( $serverName, $connectionInfo);

if( $conn )
{
     echo “Connection established.\n”;
}
else
{
     echo “Connection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n”;
     die( print_r( sqlsrv_errors(), true));
}
?>

如果连接不成功,重启sql server再试。

WordPress 真的飞不起來

来源: Willin Kan的博客

wordpress

或许有人会告诉你:WordPress 是最好的博客程序!是的,不过那已是以前的事了。

您是否觉得 WordPress 越来越臃肿? 再加上几个插件会更形笨拙。就像一部大客车, 起步相当耗油, 而且换档加速相当慢。 当客人一多, 上下车的时间更是拖慢了整个行程。其中最大的好处, 就是您可以在车上轻松睡一觉, 醒来刚好到站。

所有空间商最头痛的还是 WordPress, 严重消耗了大量内存和 CPU, 以下先引用某空间商的一段话:

WordPress is often using too much CPU Usage, which causes the server to slow down.

You‘ll need to get rid of your WordPress installation or look for an alternative, we want all users to note this issue.

大意是说:WordPress 太耗CPU了,您应该换成其它程序。是的,大家都应该换掉,千万别让WordPress 搞垮您的空间。直到最近,反对的声浪越来越烈,WordPress团队是该彻底检讨了。

以前我还说过 WordPress 将是下一个 IE,但没想到竟来的这么快。近四年来我都在挖掘 WordPress,也写了不少代码简化程序。探究越深, 越觉得无趣,因为它用了很多不需要的动作。 绕了一大圈才进城。尤其是后台用了很多外链链接到官网, 有些是rss, 有些是检查更新, 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

以前还曾发现后台的几则新闻的rss竟高达2M,一般用户对这些资料连看都不看,这样rss有何作用?深窥 WordPress的心态,是借机取得PR,用户链接越多PR越高。终究还是个商业手段,为了赚钱?

有个口号:能用代码解决的,绝不用插件,因为插件太耗资源了。WordPress已具备丰富的函式库, 写插件的门槛非常低,连生手也很容易写出个插件。然而,这个插件耗费多少资源,却没人会去过问。记得 All in one 的插件吗? 因为太耗资源,用过的人都后悔了。现在google一下,还是有人在推荐All in one,为什么?

网络资讯应该要即时更新, 那些旧资料就删了吧! 别再误导别人落入陷阱。

顺便提一下 SBO (看不懂的把 B 改成 E),搜索结果都是十几年前的旧资料。 满城尽说 SBO, 殊不知都是狗屁。现在只要文章中提到SBO, 或是链接到SBO的网站,您的网站保証会被降权,因为会被当成作弊。这也难怪我在这边用 SBO 替代字。

时代一直在进步, 旧资料就别再拿出来害人了, 我这边不再提供以前的代码, 为的是各位的服务器, 请各位谅解。不是那些代码不好,而是WordPress 程序核心太大了,不使用任何插件的情况下都有点吃力,何况再加上插件。

就听我的建议,换个博客程序吧!至于改用哪个,可要自己挑了,我不敢推荐。

文章来源:Willin Kan 的博客

谷歌称对微软阻碍浏览器创新问题感到担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1日凌晨消息,谷歌对Mozilla指称微软阻碍竞争对手的网络浏览器用于部分Windows 8设备一事作出了响应,称其对微软“在限制用户选择和创新”的问题感到担心。

微软一直都致力于开发下一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Windows 8。这种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将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专为平板电脑等节电设备定制的。

Mozilla周三表示,该公司担心无法自由地为新Windows系统中的一个版本发布其火狐浏览器。谷歌则在周四加入Mozilla的行列,该公司发表声明称:“在限制用户选择和创新的Windows 8环境的问题上,我们与Mozilla有着同样的担心。我们一直都欢迎浏览器领域中跨越

所有平台的创新活动,并强烈认为良好的竞争会让我们所有人都更加努力地工作。”谷歌拒绝就此进一步置评。

微软发言人尚未就此置评,此前在周三也拒绝就Mozilla的指称置评。

Mozilla法律总顾问哈维·安德森(Harvey Anderson)将这种状况与微软以前针对浏览器厂商网景的行动进行了对比,当时微软的行动促使美国政府在1998年对该公司发起了反垄断指控。

据研究顾问公司Net Applications发布的数据显示,微软IE浏览器在桌面浏览器市场上所占份额为54.1%,而火狐和谷歌Chrome浏览器的份额之和约为39%。(唐风)

创业公司(团队)需要怎样的技术?

【编者按】本文作者钟超曾开发过Android应用《爱提醒》和丁香园《用药助手》,现为小恩爱的联合创始人。是一个典型的Geek、ACMer。以下这篇文章是他创业半年来的一些理解和体会。既然是创业团队,想必初始团队成员不会很多,但基本上至少会有1~2个人负责技术。我相信选择创业的每一个人起初都是满怀希望,胸有大志的。但是,一 个月后呢?这里我首先想说的就是团队的执行力。

作为创业团队都知道这比什么都重要。“设计师已经迭代了3个版本了,结果第一个版本都还没上线”,这种事情在创业团队似乎很常见,如果你做了3个月连一个Demo都没上线,你还如何创业?天下武功为快不破,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快,快速迭代,快速成长。这里想到白鸦的逛guang.com,4天就上线了,虽然只有4张静态页面,但至少表达出了自己的产品。不知道是不是受苹果的影响,很多创业者非得把产品做到非常完美才愿意上线,我就经常听到某些团队工作一年多了,产品还未上线,以至于我们以为他们早就洗手不干了。所以,我这里说的快指的不仅仅是没日没夜的工作,也要讲究一些方法,要有取舍,要丢得起面子,大不了第 二个版本再完善。

从技术角的选择来看,创业团队尽量选择开源且有良好社区支持的技术。这样万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就如现在Unix/Linux占领服务器大半市场,必有其合理性。微软的产品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入门门槛低,但是它其实并不简单,如果真的碰上什么问题,这个风险和 成本很难控制,如果你不小心已经上了微软的贼船,是否破釜沉舟掉头就另当别论了。但初创团队,在决定自己技术之前,我觉得你可以大胆的使用开源技术。但这 时候问题又来了,开源技术就像大海一样广阔,人人都可以从中分享和获取资源。

很多人在大海中拼命的探索最新最酷的技术,我也是一枚Coder,我很能理解作为程序员的这种满足感,但是这是在创业,做公司,不是一个释放自己满足感的地方,很新很酷技术可以研究,以备将来之用,但不要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这样会 浪费本多不必要的时 间,就如当初在决定小恩爱的技术时,Ruby on Rails也是我能接受的最大尺度。Go、NodeJS、Opa什么的了解了解就可以了。

在研发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希望把代码写得尽量简洁,美观。有时候我们会为了把一个50行的代码优化成30行清晰、具有维护性的代码花去半天甚至一天时间,这样的错误我相信所有阅读这篇文章的Coder们都犯过。在产品还没有稳定前,不要急于重构代码。这点不细说,大家应该都明白。但换个角度估计会有很多人想不明白,在产品研发初期,我们是否需要在效率问题上话太多时间?有些人一开始就用100w用户的标准做一个网站我觉得是不适合 的,在我看来在初期只要考虑能承受上线后3个月内用户增长规模的标准就可以了,甚至第一版、第二版压根不儿用考虑什么效率问题,肯定跑不死。

有了这些技术和素质,作为创业公司在技术应该80%以上可以站稳了,剩下的就是活动你的双手,用代码构建产品的灵魂。

来源: 雷锋网(南方 供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感谢 雷锋网 的投稿

Facebook社交整合广告颠覆传统规则

来源: 《商业价值》杂志

Facebook只需要给品牌提供最强的展示机制,最好的用户推荐机制和最有效的推送机制,品牌高下之分就看内容运营和粉丝运营的能力了。

3月21日,腾讯推出一款“QQ圈子”试用版功能,开始将触角伸向了积累几十年的用户数据。

“QQ圈子”一经推出,便因为其强大的人脉整合引来众说纷纭,“QQ圈子太恐怖了,居然帮我找到200多个N年没有联系的朋友,还都自动分了组!” 。

然而,比起用户对试用版QQ圈子隐私的担心,另外一个更值得注意的信号则是:以QQ圈子为起点,腾讯开始史无前例地通过社交整合广告杀入广告市场。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公司计划通过一场社交变革,整合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资源,打造一个集用户、产品、技术和方法论于一体的社会化营销平台,并于4月份正式上线。在B2B领域多年来按兵不动之后,腾讯终于在Facebook的刺激下开始了进军社交广告的步伐。

当今互联网领域最主流的商业模式不外乎三种。份额最大的是广告,实质是基于流量向商家变现;其次是基于流量向用户变现,游戏和电子商务是其最重要的模式;第三面向用户直接收费的会员增值服务。

观察腾讯财报不难发现,其收入中最重要的还是游戏,其次是会员增值服务,与Facebook、谷歌争相挖掘广告金矿相比,腾讯2011年的285亿元总收入中,广告的收入只有可怜的19.9亿元。

腾讯的战略转型,表面上看是为了减轻对日益低迷的网游收入的依赖,更深层的原因则是Facebook通过社交网络对过去几年广告行业的巨大颠覆,已经引发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公司的模仿和跟随。

2月29日,Facebook在纽约举办了FMC(Facebook Marketing Conference)大会,推出了3个为Facebook商家设计的新功能,分别是新的Pages、Reach Generator以及Premium on Facebook。

从广告营销的角度去观察,这次发布亮点多多。首先,Facebook把Timeline从个人用户搬到商业用户,通过Timeline商家可以用最直观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历史、产品和服务。这也让商家以更直接、更“个人化”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在Facebook原来的品牌主页中,左上角只有一个大概185×185像素的Logo,现在则是一个815×355像素的焦点图,这让Facebook商户主页的展示广告得以融合了电视广告和精美杂志广告的优点。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选择购买大屏弹窗广告,用来展示非常精美的广告图片。

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则是Reach Generator,以前Facebook品牌广告的用户到达率只有16%,虽然和其他广告平台相比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但是Reach Generator推出整合了PC和移动端,并且增强了品牌的粉丝与商家的互动机制,让广告主的内容展示的达到率提升到了75%。

在增加内容展示的达到率之外,Premium on Facebook这一功能则用来帮助品牌提高曝光度。它主要是让商家最有价值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它所面向的是所有Facebook用户而不只是关注品牌的粉丝。依据强大的推荐引擎,品牌商可以利用Facebook侧边栏、用户的新鲜事和用户退出的界面,让精准匹配的广告润物无声,但却无所不在。

铺天盖地的广告难免引起用户的厌烦,而Facebook更绝的杀手锏则是让广告和内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Facebook不像以前那样对明示的广告单独收费;企业只要对深受用户喜欢的内容或广告购买更多的精准到达。有些内容或许并非是点击数量最高的,但是他们对特定的高端用户影响力最强,同样可以视作软广告放在传播效果更好的广告位上来使曝光率扩大,到达更多的目标人群。

如今的Facebook的广告系统真正做到了集大成,不但可以做到平面杂志广告和电视的品质,也可以做到邮件广告和数据库营销的到达率保证,同时融合了搜索引擎和社交推荐引擎的社会化和搜索广告的特性。更有创新性的是,Facebook不再人工审核区分是内容还是广告,内容中决定好与不好不由有品牌决定,而是根据用户的社交关系精准地传递。Facebook只需要给品牌提供最强的展示机制,最好的用户推荐机制和最有效的推送机制,品牌高下之分就看内容运营和粉丝运营的能力了。有数据表明,全新的广告系统可以提供比传统搜索广告更高的行动转化率,这对于深陷传统线上展示广告千分位乃至万分位转化率魔咒的广告主来讲,Facebook这类的社交整合广告是福音。

这些年互联网广告的发展已经从广告主直接投放的网页展示到基于长尾的搜索广告再到社交网络时代Facebook的内容即广告,如果说谷歌当年的广告只是导向一个链接,Facebook展示给用户的广告则是精准内容——用户需要的信息、打折券。

作者:刘新华

文章来源:商业价值

福布斯:谷歌Facebook五年内或将彻底消失

  导语:美国《福布斯》网络版今天发表署名埃 里克·杰克逊(Eric Jackson)的文章称,由于互联网领域的新老企业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差异,因此当新模式出现时,老企业完全无法适应新趋势。这不仅可以得到理论支持, 同样有史为证。所以,谷歌和Facebook很有可能在未来5至8年内彻底消失。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两大学派

在我们眼中,谷歌和Facebook都是网络世界的巨无霸,他们似乎都将基业长青。然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两家企 业将在5至8年内彻底消失。但这里的消失并非指破产,而是MySpace式的消失。这一观点不仅有理论支撑,历史同样可以成为佐证。

当我15年前读博士时,与唐·汉姆布里克(Don Hambrick)是同学。他是一位学者,最著名的贡献就是研究管理层和董事会对组织战略及业绩的影响。这一学派的核心思想是,高管和董事对组织的命运影 响极大。另外,他们的背景(包括教育和职业路径)也对他们的世界观、竞争观以及选择观也有着巨大影响。

还有一个名为种群生态学或组织生态学的学派,其观点恰恰相反:管理者根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这种观点源于一批社会学家,他们早在1970年代就 开始研究组织。该学派认为,相较于CEO及其做出的选择,组织的命运与整个“产业效应”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对组织种群的诞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年龄、竞争 及周围的环境资源对此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组织生态学的多数学者都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没有太多时间研究这种生态学的思维方式。我相信,高管的个人能力足以克服外部环境的挑战。我们总是将业绩优异的CEO作为案例研究重点,但在社会学家看来,这无异于对彩票中奖者的智慧大肆褒奖。

  三代同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目睹了科技和移动行业的种种进展,于是便不能自已地研究起这类生态学观点。我逐渐发现,诞生时机对企业长期前景的影响越来越大。想想40后与60后,甚至80后之间的差异,便不难明白: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观,这最终会影响他们的各种行为。

 在科技行业,同样有3代企业:

——Web 1.0(1994至2001年创立的企业,包括网景、雅虎、AOL、谷歌、亚马逊和eBay等);

——Web 2.0或社交一代(创立于2002至2009年的企业,包括Facebook、LinkedIn和Groupon);

——移动一代(创立于2010年以后,包括Instagram)。

每诞生新一代科技企业,上一代企业似乎都难以适应最新变革。Web 1.0公司擅长聚合数据,并以门户模式展示出来。谷歌的表现好于AltaVista、Excite、Lycos和其他所有搜索引擎。亚马逊的电子商务网站可以提供一站式体验。

等到Web 2.0崛起时,社交关系的魅力大增。MySpace专注音乐,Facebook着眼高校,LinkedIn看重白领。Digg、Reddit和StumbleUpon则展示出网民的原创能力,同时增加了整个社区的价值。

然而,Web 1.0似乎永远无法抓住社交网络的精髓,因而难以充分利用用户的背景信息。即使一切都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来,老公司依旧无法适应新趋势。亚马逊为何在社交领 域难有建树?谷歌又为何迟迟未有进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惜一掷千金。但即便如此,他们当初赖以成功的模式仍然演变成了新思维的绊脚石。

2010年以后诞生的社交企业则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这些企业将手机视为他们应用的主要平台(有时甚至是独家平台),Instagram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甚至从未想过推出网站。在他们看来,移动应用今后几乎会彻底取代网站。

Web 3.0永远不会诞生,因为Web已死。

 理论支持

Web 1.0和Web 2.0企业似乎尚未找到适应这一新趋势的方法。Facebook是社交领域的王者,几周后就将上市,市值很有可能突破1400亿美元。然而,它在移动领域 依旧亏损,与桌面体验相比,iPhone和iPad应用显得过于“寒酸”。它的主要目标仍是通过网站盈利,移动市场的创收之道依旧未有头绪。

Web 1.0企业曾经努力适应社交网络,但却未能成功。去年上线的Google+业已沦为“鬼城”。由此看来,Facebook要融入新趋势,恐怕也并非易事。

组织生态学家提出了“退化责任”(liability of obsolescence)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赖以生存的产品战略,将越来越难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这很可能成为我们解读当今世界的一种有效理论。

谷歌、亚马逊和雅虎是否已经过时?他们仍在成长,用户群依旧庞大,管理者也非常出众。

但每当新趋势诞生时(首先是社交,现在是移动,今后还会有其他趋势),老一辈企业便会越发边缘化,距离衰落也将更近一步。而且,科技行业的发展似乎还在加速。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上周曾在电话会议上做出了一段有趣的表述:

“截至上季度末,距离第一代iPad出货刚刚两年,但累计销量已经达到6700万台。Mac实现这一目标用了24年,iPod用了5年,iPhone也用了3年多。但我们当时对这些产品的表现都极其满意。所以我认为,iPad是一款意义深远的产品。”

  过往案例

与2000年相比,雅虎几乎已是空壳一具。而一旦用户在移动领域找到新的信息获取方式,谷歌的桌面搜索业务也将不复当年。亚马逊是否也难逃厄运?暂时似乎没有这种迹象,即使挺进移动世界,人们仍然要购物,但新的移动平台或许将带来一些连亚马逊都预想不到的新机会。

移动趋势的发展可能也将令Facebook举步维艰。正如观察人士哈密什·麦肯兹(Hamish McKenzie)所言:“我怀疑Facebook将把功能分拆成独立的应用或HTML5网站,以此应对移动趋势的发展:一个发信息,一个看News Feed,一个分享照片,或许还有一个专门存储地址簿。但核心产品的分化很可能会伤及元气。”

回顾历史便不难发现,Facebook之于移动,正好比谷歌之于社交。收购Instagram能否改变现状?我认为不会。这表明 Facebook对移动行业的新兴企业忧心忡忡,深怕被其取代。然而,仅仅是在Web 2.0平台上增加了一款移动应用,就足以改变本质吗?我很怀疑。

这种分类法是否也适用于苹果?

苹果的本质是一家硬件企业,所以很难将其归入其中。昔日的Ping社交应用颇具Web 1.0的属性,然而,它却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成功打造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应用生态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iOS平台取得成功,Web 1.0、Web 2.0和移动公司之间的兴亡成败都与它无关。这或许正是许多非移动企业希望效仿苹果的原因。谷歌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进军了硬件领域,Facebook和百度也传言将推出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

  未来趋势

归根结底,今后5至8年将成为无比动荡的年代。谷歌和Facebook很可能也将沦为空壳,甚至彻底消失。

他们肯定会不遗余力地适应移动行业的崛起,但历史表明,这种尝试只是徒劳。我经常听到谷歌Android的优异数据。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曾放言:借助增值服务,Android用户有朝一日每人每月将为谷歌带来10美元的利润。然而,Web 1.0在社交领域成功的先例何在?我相信,社交企业终将在移动领域遭遇同等厄运。

Windows用户已经停止升级,Siri也很容易取代搜索,而谷歌76%的市场份额和Facebook的9亿用户,都只是浮云而已,随时都会消失。

难不成,有人认为今后5年的创新速度会放缓?创业企业会减少?“少花钱多办事”的理念会终结?真正可能的趋势是: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将会诞生,新颖的移动广告模式也将出现。

未来的谷歌们和未来的Facebook们或许尚未诞生,但届时,当今的Web 1.0和Web 2.0企业或许将完全淡出我们的视野。财富将由勇于创新的企业创造。想要拥有未来,就必须创造未来。这并非遥不可及,毕竟,网络世界的垄断已经不再像传统 行业那样难以打破。(鼎宏)

莫让“浮云”遮望眼:“企业技术”才是硬道理

最近,Facebook 用10亿美元收购 Instagram,Zynga 花费1.8亿美元就将OMGPOP 收入囊中。很多人不禁会思考,为什么不去开发一款极具吸引力的移动应用软件或一款风靡的游戏,然后等着被收购,这样几亿美元就轻轻松松的到手了。

显然很多消费类初创公司容易被这些“美丽的外表”所蒙骗,纷纷做着被巨资收购的“美梦”。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消费行业空间的愈加拥挤,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已经变得难上加难。

上面的问题引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对“企业技术”的看法了。因为它不仅只为美国那些经久不衰的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事实上那些最热门的面向用户的企业,如Facebook,Twitter,Tumblr以及Google等,都需要仰仗“企业技术”来运作。

不管你是否像Twitter和Zynga一样需要运行分析大量的实时数据,加强企业合作的同时将其社交化(正如Yammer对Sound cloud,Paypal,eBay所采取的运营模式一样),还是像Facebook和Google一样需要到数据中心的Redwood系统中调用智能 灯,你都需要“企业技术”这位得力的助手。

“企业技术”已经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公司,目前市场巨大、时机成熟,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这些理由足够让企业家去研究IT公司所经历的痛点并吸取经验,然后开发更多的技术产品来迎合市场的需求,因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第一:巨大的市场潜力

很多企业都有大量的“过期软件”,不管是SaaS 的人才管理系统,协作工具或者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们正逐步被新的产品所取代,正所谓长江后浪 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消费技术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将其运用于索然无味的工作中去,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有关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True Office,它是将原本无聊的员工培训游戏化的应用软件,让员工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培训并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企业技术”的市场蕴藏着大量的商机,正如Box公司的的CEO Aaron Levie在2010年提到的:“企业技术”就好比是性感的美女一样充满吸引力,而且近来大家趋之若鹜,都想争先邀她“共舞一曲”。

第二:成熟的时机

根据以往的经验,遗留系统(指陈旧的现有的计算机系统或应用程序)很难被取代,因为重新设计新的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所以在旧有的产品无法满足 需求的情况下,企业一般都选择对其进行升级。然而今日不同往日,现在的企业都会预先采取行动,他们会积极寻求新的替代方案,其中就有SaaS提供的产品, 因为这些方案实施起来花费较少,而且新的用户体验很方便,因此受到很多公司的青睐。

以Workday为例,包括硅谷银行和Salesforce.com在内都是它的用户,它被弗雷斯特研究公司评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领先者,而且目 前可以和Oracle’s Peoplesoft等公司匹敌。另外以Box公司为例,他们正在挑战微软Sharepoint的地位,目的是希望让企业之间的文件共享和企业间的合作更 加简单。

从平板电脑的使用量在增加就可以看出,可移动性依然是公司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消费类网站的UX/UI技能而言,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智能设备在移 动办公领域中的应用日趋成熟。 “IT消费化”也将日渐成为一种趋势,所谓IT消费化,是指企业员工们希望采用私有的电子设备处理日常工作时,也能享受与传统办公环境一致的应用体验,直 接说就是在个人的私有信息消费产品上使用企业信息系统。将这些经验直接应用到企业中,能有谁比懂消费技术的人更有话语权?

现在,创造性思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以bit.ly为例,它将有关缩短资源定位符的所有资料整合在一起并且有了盛行网络的信誉检测产品。

第三:多方面的支持

当然有必要在此声明,初创公司的成立绝非易事。想要开发一款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同时稳定性又很好的产品变得愈加困难。而且销售周期需要好几个月,而建立消费类网站或开发一款应用软件,短时间内就可以吸引到用户,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越来越多的工具正被用来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首先,企业孵化器应运而生。就拿纽约的例子来讲,纽约市投资基金的FinTech创新实验室已经 进入第二期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金融服务业。此外,华盛顿特区成立了一家名为Accelerprise的创业加速器,主要是针对企业技术方面提供服务。 诸如这些人才培养中心,他们主要培养专门的人才来给企业提供行业指导。此外,他们与一些企业公司的合作让你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大公司的销售会议中去——这是 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加以好好利用。

此外,他们围绕企业技术创建了一个社区,方便更多的公司可以一起交流。例如,以NY Enterprise Techology Meetup为例,他们支持早期的科技公司,帮助企业家,以及让企业间了解如何加强合作,并创造一种企业家、投资者和企业都可以相互联系和互相学习的环 境。有了这个支持系统和社区,人们能够掌握最近的趋势和动态,方便彼此联系合作,并最终吸引投资者的支持和加盟。

编后语

目前消费类网站风靡一时,所以很多人容易盲目跟风。但对于那些想要创新的人士来说,是时候擦亮眼睛集中注意关注下一件大事:企业技术新纪元的到来。正如Alexander Haislip在《写给对Instagram羡慕嫉妒恨人们的公开信》中提到的:Instagram的成功不可复制,技术产品公司才是真正闷声发财的。“企业技术”领域具有无穷的潜力,势必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所以赶紧趁别人还没注意之前捷足先登吧!

Via TNW

(Danice 供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来源: 雷锋网 感谢 雷锋网 的投稿

谷歌Adsense博客:关于制作高质量网站的提示

Google Adsense中文博客今日发布博文,针对发布商关注的利用AdSense拓展业务的做法问题给出了相关解答。官方建议发布商需将重点放在制作精彩网站内容及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上,构建高质量的网站,而不是不投机取巧,这样才能通过谷歌广告网络实现长期的收入增长,并取得成功。

以下是Adsense中文博客提出的关于制作高质量网站的提示

不要制作多个包含重复内容的网页或网站。

我们建议您制作高质量的网站,而不是简单堆砌网站数量。将精力集中投入一个网站,制作一个信息丰富、内容可信的网站,不但让用户从中受益,也可以帮助您赢得更多客户。用户在网上浏览时,总是希望能轻松快速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内容,而不是在内容泛泛或重复的网页、子域或网站中找来找去,却一无所获。如果您的某些网页或网站具有类似的内容或模板设计,不妨考虑将这些网页或网站合并成一个。

提供能够吸引用户访问并回访您网站的内容。

制作网站内容时,您有必要问问自己,与主题相似的其他网站相比,自己的网页有价值吗?能提供重要的服务吗?制作能够使您的网站从其他网站中脱颖而出的原创内容,这样可以提供有用的搜索结果,吸引访问者再次访问,最终让您受益。

提供承诺的信息或服务。

有些发布商制作的网站看似可以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但实际上只是诱使用户浏览多个网页并观看广告。这会带来负面的用户体验,导致用户将您的网站视为不可信的网站。请谨慎使用与网站内容相关的适当关键字,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地浏览网站,找到所承诺的产品、商品或服务。

来源:站长之家(chinaz.com)4月27日报道

Firefox 11正式版不满六周 Firefox 12正式发布

2012-4-23 10:04| 发布者: Arthur-K|来自: 驱动之家

距离Firefox 11正式版发布还不到6周,Mozilla就正式发布了Firefox 12。火狐粉丝们赶紧下载体验吧。

Firefox 12更新日志:

— Windows平台:Firefox升级更简单了,Windows用户账户控制(User Account Control,UAC)不再提示啦。

— 页面源代码增加了行号;

— “title”属性中支持换行;

— 在中心搜索结果中改善了“在页面中搜索”功能;

— 粘贴到下载管理器窗口中的URLs将自动开始下载;

— 执行column-fill CSS属性;

— 支持text-align-last CSS属性;

— 支持ECMAScript 6 Map和Set对象;

— 修复了在某些Mac OS X硬件上WebGLass性能减退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Windows 2000、Windows XP RTM和SP1用户,Firefox 12之后的版本将不再对其提供支持。

简体中文版官方下载:

Windows平台:
ftp://ftp.mozilla.org/pub/mozilla.org/firefox/releases/12.0/win32/zh-CN/Firefox%20Setup%2012.0.exe

Mac平台:
ftp://ftp.mozilla.org/pub/mozilla.org/firefox/releases/12.0/mac/zh-CN/Firefox%2012.0.dmg

Linux平台:
ftp://ftp.mozilla.org/pub/mozilla.org/firefox/releases/12.0/linux-x86_64/zh-CN/firefox-12.0.tar.bz2

Adobe CS6和Creative Cloud本周将正式推出

Adobe于本周初开始正式推出Creative Suite 6和Creative Cloud,一共会有30天的预购期。Photoshop CS6和Photoshop CS6 Extended的价格分别为699美元和999美元。整套CS6的价格为12999美元,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Acrobat X PRO,Bridge和Media Encoder。

CS6 Design & Web Premium价格为1899美元,添加了Flash Professional,Dreamweaver和Fireworks。CS Production Premium的价格也是1,899美元,包括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Premiere Pro, After Effects, Audition, SpeedGrade, Prelude,以及视频效果的后期制作。CS6 Master Collection则包括了所有的应用程序,售价为2599美元。
Photoshop CS6重新开发了设计工具,可利用最新的内容识别技术更好地修复图片,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工具;有超快的性能和现代化的UI,编辑时几乎能获得即时结果;CS6的Premiere Pro中有一个新的工作区,多声道音频和多摄影机录制的新工具,并可支持5K视频;另外,Photoshop还采用了全新的用户界面。
而Creative Cloud的售价为每个月50美元,提供为期一年的订阅。用户能够通过Creative Cloud存取支持桌面系统与平板电脑的各种应用程序与创意服务,同时它也可作为与其他同伴协作、分享及沟通的平台。

145434de5gjxggmjm3tu8i

Theunderstatement统计显示谷歌高管很少使用Google+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5日 15:45 新浪科技微博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消息,美国科技博客Theunderstatement昨天发布报告称,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Google+中发布的公开信息仅为7条,其他谷歌高管使用Google+的频率也普遍很低。

Google+发布至今已经3个多月,但佩奇在该服务中发布的公开信息总计仅为7条,自8月中旬至今甚至仅发布过1条公开信息。而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更是没有发布过一条公开信息,但他在此期间却多次使用过Twitter。

根据Theunderstatement的统计,这种情况在谷歌高管中非常普遍,在谷歌管理团队页面所列出的12名高管中,只有3人曾经在Google+上发布过公开信息,总计为29条,9月仅为6条。

在佩奇今年4月上任后任命的6名高级副总裁中,有4人自8月以来就没有再发布过任何Google+公开信息,他们迄今为止发布的所有公开信息总共也只有9条,其中有8条来自Android主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

总体来看,在全部18名谷歌级别最高的管理人员中,有11人要么没有使用Google+,要么从未在该服务发布任何公开信息,还有5人使用频率很低。只有Google+主管兼谷歌社交高级副总裁维克·冈多特拉(Vic Gundotra)和Chrome高级副总裁桑德拉·皮采(Sundar Pichai)经常使用该服务发布公开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高管的参与是一款社交服务获得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例如,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就曾经表示,他会一整天泡在Facebook上;而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罗(Dick Costolo)周一也至少发布了30条Twitter消息。(鼎宏)

极客公园:Twitter的专利理想主义

2012-04-20 09:34 来源: 极客公园

Twitter 以书面形式向雇员宣布了一项重要承诺:该公司保证不会在没有获得雇员的授权下,将雇员的发明专利应用于攻击性的专利诉讼。Twitter 将这项计划称之为“创新之专利协议(IPA)”,该协议只是允许Twitter 出于“保护目的”使用员工所发明专利,任何“攻击性诉讼”只有得到发明者的允许后才会进行。并且该协议允许工程师和设计师保留对知识产权的控制权,鼓励开发者发明创新,如果他们向其它公司出售专利,这些专利也将只能用于创新目的。不用担心他们的发明会被用于商业目的。

IPA 提供了一种专利权转让的新方法,确保专利能控制在发明者手中。

专利的市场环境变化

普华永道整理出的一张图表(下图)显示了从1991年以来专利局受理和批准的专利数量,图中的曲线表明专利局受理和批准的专利数量在不断增加,一方面说明了科技进步人们对专利的意识越来越强,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引起的诉讼也在与日俱增。

在1995到2001期间,专利纠纷似乎对经营性实体更有利,这些企业胜诉后判决侵权方赔款的中位数是630万美元,而收购专利并从诉讼中获利的专利投机者获赔的中位数为520万美元。然而在2002-2009年间局势突变,专利投机者获得的赔款中位数上升到1290万美元,而经营性专利持有人则跌至390万美元。由此,越来越多的公司把专利作为打击对手和牟利的工具。

本小节内容编译于 Techcrunch

互联网专利趣图

Android 专利大战图

Android 专利大战的战况图(绿色表示已经达成协议,红色表示正在谈判),以及微软与手机/平板制造商的关系,看了这个,弱弱的问下,最近的那些专利战还有必要打吗?

全球科技专利大战图

Businessweek 特地整理了以下描绘全球科技专利大战的信息图,方便读者了解智能手机以及平板领域的专利大战,当然,从图中你可以看出谁中枪最多。

Twitter 做了什么?

很多年来,专利军备竞赛基本上陷入了停顿,因为公司之间存在互不起诉的君子协定。但是,新的专利主张的商业模式将这一切全部打乱。公司相互之间已打破了互不起诉的君子协定,专利起诉已成为了新的常态。

专利的出现是为了保护投资者以及为那些社会创造优秀新产品的公司,但在过去的十年中,专利市场受到了专利流氓的捣乱,成为金融和法律武器、专利钓饵和用于向那些真正做事的公司勒索保护费的工具。这些专利流氓公司对于专利大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公司专门购买或申请专利,主要目的是在将来某一天用于起诉使用这些专利的公司。专利的目的并不再只是过去那样起到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而是变成了一种牟利的商业模式。而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愈演愈烈,专利制度似乎已经成为阻碍科技行业进步的一道障碍,很多科技创新产品由于受专利的限制腹死胎中,就在这个时候,Twitter 挺身而出,在官博发表了一篇名为《创新者专利协议》的文章,欲以身作则改变现状。

这篇博文可以视为 Twitter 的呼吁全行业自律的公开信:Twitter 称他们将只使用其员工发明的专利去“抵御”来自其他恶意诉讼者的进攻,除非员工授权,Twitter 不会将这些专利用于挑起诉讼。该博文列举了数项“防御”行为的例子,同时还称,即使未来 Twitter 要出售这些专利仍需得到发明人的授权。形象的说,这篇博文相当于科技领域的《核不扩散协议书》。:)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Twitter 的专利协定会获得一片赞誉了,虽然在现在的利益环境看来这个协定似乎还非常的理想主义,但是,有理想总是好的,为了这个已经高度互不信任的社会,在利益体之间尔虞我诈互相防备的今天,存在一些理想主义,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不要为了利益放弃了你的商业理想。

作者:depthsky

原文地址:极客公园

3Q大战:一流司法才能让互联网业走出丛林

2012-04-20 14:24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评论员 李铁

很多人都对2010年11月份发生的腾讯QQ与奇虎360的那场大战记忆犹新,这场神仙架让数以亿计的无辜网民躺着中了枪。这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惊动了党中央,几天后就被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叫停。

时隔一年半后,3Q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上演。2012年4月13日,广东省高院宣布,针对腾讯公司在3Q大战期间滥用QQ的市场支配地位,强制用户卸载已安装的360软件,360已向广东省高院提起反垄断诉讼,并索赔1.5亿人民币。4月18日,广东省高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控辩双方交锋激烈,基于案件的复杂性,法庭未做出当庭裁决,将择日宣判。

一年多前的那场大战,是政府部门用行政力量,以维稳的方式平息的。很显然,这种方式并未真正解决中国互联网行业规范的缺乏问题,捂盖子维稳的做法只能掩盖一时,中国互联网业界亟需一个公正明晰的法规体系来结束“丛林状态”。此案的判决,将对中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的法律推进提供重要借鉴,将注定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首先,中国的反垄断诉讼极少,此案是广东省首例反垄断纠纷案。实施垄断行为的那些企业,往往与公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多人觉得告国企垄断没什么胜算的时候,两个民营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反垄断诉讼,将会提供一个很好的法律参照。

另外,这一诉讼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扫描出了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四大法制漏洞:缺乏一套完善的反垄断法律体系、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套公正的经济纠纷调解体系、一套强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整个行业还处于莽荒状态,奉行丛林原则。大量存在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搭售,大量抄袭、扫描盗窃隐私的行为,扼杀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精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就曾直言:“二流的司法只能产生二流的产业。”

美国是世界互联网领域的霸主,其成长和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先进的法律系统的规范与保护。当年微软仅仅因为模仿了苹果的鼠标,就被罚款数亿美元;微软一直处在美国司法的严密监视之下,防止其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性产品的存在;Facebook的创始人因为在创业期听取了同学的创意而有剽窃嫌疑,被判支付同学6500万美元。

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丛林状态也暴露出了立法机制的一些缺陷。英美是普通法系国家,可以通过判例的积累来及时规范各种新领域,这种判例的渐进积累既保证了法律体系的稳定,也保证了对于新出现的法律问题也能及时跟上。而中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主要依靠制定成文法条来规范,这往往会导致法律滞后或过度立法的问题,在高科技和创新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领域,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应该明确,我们的成文法必须是建筑在人性和人们对正义的基本感知基础上的,与其说成文法是立法部门的创造,不如说是在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的自然法。虽然法条不能细化到每个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新领域能完全逃脱基本法律原则的管辖。

比如,此次的被告腾讯公司,多年来一直陷入各种抄袭的指责,就在此案开庭前一周,还被网易公开要求停止抄袭其产品。另外,事实上QQ已经成了人们的一个基础通信工具,究竟能不能企业说停就停?还有在此次大战中揭露出来的客户端软件涉嫌大肆扫描用户隐私数据的问题,这些虽然未必有具体的法条直接管辖,但人们基于基本的正义直觉,并不难作出判断。我们的司法体系可以考虑沿用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法等法律的基本原则来处理这类案件。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的专业化与分工越来越细,高度集权的立法体制已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新经济形势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立法资源必须对基层开放,充分吸收行业公约等一线资源,更多地使用案例指导制度来弥补法条的滞后与不足。

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体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但高度的市场竞争并不等于不要规则和裁判,法律环境的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互联网业的创新与进步,非改不可的时刻已经到来。

Windows 8有4个版本:用户应了解的10件事

2012-04-19 09:05   来源: 赛迪网【赛迪网讯】4月19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已经宣布了Windows 8的所有版本。潜在的用户对于这个平台还应该了解什么?微软这一次将向消费者、小企业、大企业和运行ARM处理器的设备用户提供四种不同版本的Windows 8。

微软在4月16日提供了消费者和企业用户都应该了解的新的信息:微软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许多不同版本的Windows 8。正如预料的那样,微软将为消费者和技术爱好者提供两个版本的Windows 8并且提供一个名为“Windows 8RT”的用于ARM设备的选择。一个仅适用于大企业的解决方案名为Windows 8企业版。

现在,各种版本的Windows 8已经发布了,消费者和企业用户要知道他们在每一种版本中将找到什么并且确定哪一个版本最适合自己的需求。下面是用户对于四个版本的Windows 8应该了解的10件事情。

1. Windows 8是所有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根据Windows 8提供的功能数量,消费者似乎不需要这个软件的专业版。人们在Windows 8中将发现一些标准的功能,如Windows媒体播放器、IE 10、Windows商店等等。

2.Windows 8专业版是小企业必备的

经营小企业的人不应该浪费时间使用入门级Windows 8。相反,这些小企业应该购买Windows 8专业版。这个版本提供标准操作系统提供的全部功能,但是还增加一些关键的功能,如BitLocker、Client Hyper-V和加密文件系统等。

3.Windows 8 RT缺少关键的功能

Windows 8 RT用于基于ARM处理器的设备,是Windows生态系统中增加的一个关键的产品。然而,查看RT版中功能会让一些用户不喜欢。例如,它没有Windows媒体播放器。此外,RT版还没有微软的存储空间(Storage Space)。这个功能是通过一个虚拟化层提供存储管理。但是,Windows 8 RT版的最大问题是不允许安装x86/64软件和台式电脑软件。其它版本的Windows 8允许运行这些软件。

4.Windows 8企业版适合大企业应用

虽然微软没有全面地披露Windows 8企业版的细节,但是,它很可能提供消费者版本的每一项功能。正如微软指出的那样,Windows 8企业版是拥有软件保证计划的大企业的唯一的合适选择。Windows 8企业版基本上是Windows 8专业版再加上一些额外的功能,如PC管理和部署以及虚拟化等。

5.考虑升级政策

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微软不会强迫当前的用户购买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 8。相反,微软称目前的Windows 7入门版、家庭基本版和家庭增值版的用户将能够升级到Windows 8和Windows 8专业版。Windows 7专业版和Windows 7最终版用户只能升级到Windows 8专业版。Windows RT不支持升级。

6.并非所有版本都支持远程桌面

对于技术爱好者和企业用户来说,支持远程桌面是Windows 8中无可争议的最诱人的功能之一。然而,这个选择不是每个版本都有。事实上,微软称,远程桌面仅提供给Windows 8专业版和Windows 8企业版。Windows 8和Windows 8 RT版没有这个选择。

7.非常简单

还记得微软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推出的所有版本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吗?用户要了解所有这些版本是很困难的。然而,Windows 8只有4个版本并且只有两个版本是为消费者提供的。微软放弃了过去的做法。这应该有助于微软提高收入。

8.Windows 8 RT版将搭载Office软件(其它版本没有)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微软将在Windows 8 RT版中预装Office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和OneNote)。在标准的Windows 8和Windows 8专业版中,这种事情将不会发生。微软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在Windows 8 RT版中捆绑Office软件并且没有说这会对与Office有关的收入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使用RT版的用户将非常满意。他们不必花钱购买这个办公套装软件。

9. Windows 8 RT版仅预装在设备中

虽然用户可以购买Windows 8和Windows 8专业版并且根据自己的意愿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中,但是,Windows 8 RT版没有这种选择。相反,微软称,这个平台仅预装在使用它的平板电脑和其它设备中。太遗憾了。

10.微软还没有披露价格或推出日期

最后一项,也许对消费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我们还不知道各种版本的Windows 8的价格以及它们什么时候推出。微软在宣布各种版本的Windows 8的博客中称,它计划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在此之前,用户只能试用Windows 8消费者预览版,看看它是不是适合你。

CloudFlare:云网络安全服务

2012-04-19 11:11 来源: 网易科技

CloudFlare:云网络安全服务

网络安全服务公司CloudFlare

公司:CloudFlare

网站:cloudflare.com

上线日期:2009年7月

融资总额:2210万美元

网易科技讯 4月18日消息,总部位于旧金山的CloudFlare致力于帮助网站防止安全威胁,提升网页加载速度。据数位知情人士透露,它正进行融资谈判,估值在10亿美元左右。

CloudFlare是一项旨在完善网站的服务。各家网站只需要对DNS进行改动,就能够马上防御各类网络攻击,提升页面加载速度,使得它们在整个互联网上的内容得到动态优化。CloudFlare免费提供其核心服务。

凭借自身的发展,CloudFlare在过去三到四个月里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兴趣,至少有一家投资机构给予其10亿美元的估值。不过也有一些风投公司称其10亿美元的投资后估值过高。

该公司自己则称不需要融资,上轮融得的2000万美元大多数都还没使用。“CloudFlare的团队正致力于解决一些最为艰巨的互联网挑战。我们实际上在打造一个更快速、更安全、更加智能的网络,”CloudFlare CEO马休•普林斯(Matthew Prince)透露。“我们的财务状况不错,我们不需要融资,当前也没有融资计划。”

在创立CloudFlare之前,普林斯曾创建过两家反垃圾信息公司。他拥有一个MBA学位、一个法学学位,还具有计算机科学背景。在2010年年末的创业盛会TechCrunch Disrupt上,CloudFlare获得了亚军。

该公司凭什么获得10亿美元的估值呢?

CloudFlare的增长数据吸引了众人的关注。CloudFlare网络上的网页每月浏览量超过400亿,今年年底将超过雅虎(尽管这不是直接的比较,下文将作解释)。CloudFlare每个星期新增大约3万名客户,主要是受益于口碑效应。

内容发布商使用CloudFlare服务来加速其网页加载速度,以及抵御网络攻击。在上个月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期间,数家新闻公司和博客网站使用CloudFlare服务,从而抵御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CloudFlare:云网络安全服务

最引人注目的是CloudFlare达到4亿独立用户访问量所花费的时间。谷歌花了7年时间达到这一里程碑,Facebook和Twitter则分别用了5年7个月和5年2个月,而CloudFlare则仅花费了1年3个月的时间。

该公司通过付费服务和广告创收。发布商可免费使用CloudFlare服务,也可每月为CloudFlare服务至少支付20美元。CloudFlare计划未来向大型网站提供更加昂贵的服务。

CloudFlare也在尝试在出错页面上投放广告。CloudFlare网络上有将近4%(约为15亿个)的网页属于出错页面。CloudFlare将在这些页面上投放搜索广告。

由于这些广告属于搜索广告,而非显示广告,它们的每点击成本将会更高,因为它们与用户的兴趣更加匹配,更有可能吸引用户进行交易。普林斯称,CloudFlare还有其它几款发布商服务和产品尚未推出。

据传,该公司2011年实现营收25万美元。该数字未来需要成倍增长,这也难怪部分投资公司会认为它不值10亿美元。

另外,将CloudFlare的月度页面浏览量与Tumblr、雅虎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比较并不恰当,因为CloudFlare是与内容发布商建立商业关系,而非终端消费者。总的来看,那对CloudFlare的盈利战略造成影响。

一方面,CloudFlare实际上能够向其产品用户收取费用,另一方面,CloudFlare想出的任何一种广告解决方案要能够吸引那些要求苛刻的发布商客户。(皓慧)

罗川:反垄断造就的三大巨头

2012-04-19 09:14  来源: 罗川博客

上上年3Q打仗的时候,有声音建议提起对腾讯的反垄断调查。没想到这个诉讼昨天在这两家公司之间正式打开了。反垄断,或称反托拉斯(antitrust)是自由竞争的最后保护,是市场经济防止腐化,自我调节的最后手段。

这让我记起2000年在微软总部工作的时候所经历的反垄断官司。司法部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起源于对互联网入口—浏览器的争夺,微软在windows95中附带了免费浏览器IE,使竞争对手网景(NETSCAPE)公司的浏览器Navigator一败涂地。2000年4月3日,微软被判违反《谢尔曼法》。6月7日,杰克逊法官作出裁决,要求微软必须拆分为两个公司,一家经营windows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另一家经营office等应用软件和包括IE浏览器在内的网络业务。当时微软员工群情激奋,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也花了较多时间学习反垄断法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发现在西雅图,微软居然不是第一家遭到反垄断制裁的企业,当地被以反垄断法规拆分的首家企业居然是波音。

近现代的反垄断法,通常以1889年加拿大《禁止限制性贸易的合并法》和1890年美国《防止不法限制及独占的保护商业与贸易法》(谢尔曼法)为标志。咱们最熟知的美国反垄断案例,可能是在电信改革过程中反复引用的美国贝尔公司案例:1974年美国司法部以违背反垄断法为由,起诉当时的美国垄断电信商“贝尔系统(BELL SYSTEM)”。经过8年法律诉讼,贝尔系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条件是贝尔系统主动分拆成8个小贝尔公司。

而针对波音的反垄断则发生得更早。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7月1日,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建,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 1929年,波音与普惠,西科斯基等其他公司合并后,更名为联合飞机及空运公司。1934年根据反垄断法规要求拆分成三个独立的公司:联合飞机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

这就是后来的联合技术公司,波音公司和美联航。在随后70多年的运营中,这三家企业都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并成为所在行业中的翘楚。

波音公司大家都很熟悉,在1996年合并了麦道公司后,成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2009年收入约682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

联合技术公司(UTX)2009年收入是529亿美元。主要产品有飞机发动机,空调,电梯等。常常在飞机发动机上看到普惠(P&W)的标志,就是联合技术的产品。另外,在建筑行业中经常使用的奥的思(OTIS)电梯和开利(carrier)空调也是联合技术公司的产品。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在前几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差点破产。借助经济回暖,并较好的解决了劳资纠纷,又欣欣向荣。10年10月1号,美联航正式与美国大陆航空(Continental)公司合并,成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新公司一年的营收约200亿美元。

从历史看过来,当年对波音公司的拆分似乎并没有对企业产生致命的打击。而分拆出来的公司,因为强壮的基因,又长成了三棵参天大树。回头看看微软。2001年6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杰克逊分割微软的判决,但维持了微软是一家违法垄断公司的判决。11月上旬,经过了马拉松式的法庭辩论和谈判,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妥协,条件是:微软开放API,并允许一个由司法部指派的特别小组审阅源代码。其目的都是使竞争者能够更有效率的在操作系统上编写应用程序。藉此,微软保全了公司的整体性。不过从随后运营的情况看,微软在互联网上并没占到什么便宜,除了IE占有优势以外,在互联网服务上,Google,Amazon,甚至ebay和Yahoo都比微软在行业中占到更大份额。倒是1999年从微软拆分出去上市的Expedia.com,后来成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网站。

如此看来,反垄断对被反的企业来说,也未必是坏事。而如果不反垄断,则会极大的阻断公平竞争,扼杀创新,阻碍社会进步。